dǐng①<名>人的头顶。《狱中杂记》:“生人与死者并踵~而卧,无可旋避。”②<名>物体最高的部分。《雁荡山》:“山~有大池。”③<动>用头支持。周邦彦《汴都赋》:“其败也抉目而折骨,其成也~冕而垂裳。”④<动>支撑;承受。《西游记》:“扫地的,也是他,~门的,也是他。”⑤<副>最;极。《制台见洋人》:“外国人~讲情理。”⑥<动>顶替。《文献通考·兵》:“每二匹必有一卒以~其名而盗取其钱。”⑦<量>用于某些有顶的东西。《林黛玉进贾府》:“早有熙凤命人送了一~藕合色花帐。”
【顶缸】代人受过。
【顶老】歌舞女子的别称。
【顶礼】佛教的最高敬礼。跪下,两手伏地,用头顶着佛的脚。来源:《古汉语常用字字典》(冯蒸主编)
míng①<名>名字;名称。《屈原列传》:“屈原者,~平,楚之同姓也。”②<动>取名;命名。《离骚》:“~余曰正则兮,字余曰灵均。”③<动>说出。《游褒禅山记》:“后世之谬其传而莫能~者。”④<名>名义;名分。《赤壁之战》:“今将军外托服从之~而内怀犹豫之计。”⑤<名>名声;名望。《陈情表》:“不图宦达,不矜~节。”⑥<动>有名;闻名。《过小孤山大孤山》:“凡江中独山,如金山、焦山、落星之类,皆~天下。”⑦<形>有名的;著名的。《送东阳马生序》:“又患无硕师~人与游。”
【名场】科举考试的考场,意为举子们扬名之处。
【名刺】又称“名帖”,拜访时通姓名的名片。
【名士】⒈知名而做官的人。⒉泛指知名人士。⒊特指恃才放达、不拘礼法的人来源:《古汉语常用字字典》(冯蒸主编)
tì①<动>废弃。屈原《九章·怀沙》:“常度未~。”②<形>衰落;衰弱。《旧唐书·魏徵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
【引】停止。皮日休《寄同年韦校书》诗:“惟有故人怜未~。”③<动>代替。《木兰诗》:“愿为市鞍马,从此~爷征。”④<名>通“屉”。抽屉。《南史·殷淑仪传》:“遂为通~棺,欲见,辄引~睹尸。”来源:《古汉语常用字字典》(冯蒸主编)
shēn①<名>人或动物的躯干。《国殇》:“首~离兮心不惩。”②<名>整个身躯。《狼》:“~已半入,止露尻尾。”③<名>自身;本身;自己。《师说》:“于其~也,则耻师焉。”④<副>亲自。《隆中对》:“将军~率益州之众出于秦川。”⑤<名>一生;生命。《陟江》:“固将重昏而终~。”《五人墓碑记》:“一旦抵罪,或脱~以逃。”⑥<名>同“娠”,身孕。《与妻书》:“且以汝之有~也,更恐不胜悲。”来源:《古汉语常用字字典》(冯蒸主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