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iú(1)哺乳动物,身体大,趾端有蹄,头上长有一对角,尾巴尖端有长毛。是反刍类动物,力气大,供役使、乳用或乳肉两用,皮、毛、骨等都有用处。我国常见的有黄牛、水牛、牦牛等几种。(2)比喻固执或骄傲:~气|~脾气。(3)二十八宿之一。(4)姓。
【牛蒡】二年生草本植物,叶子互生,心脏形,有长柄,背面有毛,花管状,淡紫色,根多肉。根和嫩叶可做蔬菜,种子和根可以入药,有清热解毒的作用。
【牛脖子】<方>牛脾气。
【牛痘】(1)牛的一种急性传染病,病原体和症状与天花极相近。(2)痘②。
【牛痘苗】见〖痘苗〗。
【牛犊】小牛。也叫牛犊子。
【牛顿运动定律】经典力学的基本定律。第一定律:一物体若不受外力,则它保持原有的运动状态不变。第二定律:物体的加速度跟作用力成正比,跟物体的质量成反比,加速度的方向跟作用力的方向相同。第三定律:物体甲若对物体乙施以力,则同时物体乙对甲也有反作用力,二力大小相同,方向相反,并作用在同一直线上。
【牛轭湖】也叫弓形湖。河道的部分曲流,因流水改道被舍弃、淤塞而成的湖泊。形状象牛轭(牛驾车时套在脖子上的曲木)。湖北省荆江两岸多这样的湖泊。
【牛耳】见〖执牛耳〗。
【牛肺疫】牛的一种传染病,由病菌引起,症状是体温升高,咳嗽,食欲减退,严重时呼吸急迫,喉部、前胸和四肢关节发生水肿。
【牛鬼蛇神】奇形怪状的鬼神。比喻社会上的丑恶东西和形形色色的坏人。
【牛黄】药名,病牛的胆汁凝结成的黄色粒状物或块状物。是珍贵的中药材,有强心、解热等作用。
【牛黄清心丸】常用中医成药。有清心开窍功能,主治痰热蒙闭、神昏抽搐。
【牛黄上清丸】常用中成药。有清火解毒功能,主治口舌生疮、耳齿肿痛、风火眼赤、大便躁结等症。
【牛角尖】(~儿)比喻无法解决的问题或不值得研究的小问题。钻~钻牛角尖】比喻费力研究不值得研究的或无法解决的问题。也说钻牛角。
【牛劲】(~儿)(1)大力气:费了~。(2)牛脾气。
【牛郎星】牵牛星的通称。
【牛马】比喻为生活所迫供人驱使从事艰苦劳动的人。
【牛毛雨】细而密的小雨。
【牛虻】昆虫,虻的一种,身体长椭圆形,有灰、黑、黄褐等色,胸部和腹部有花纹。成虫在夏季晴朗天气最活跃,雄在吸食植物的汁液和花蜜,雌的吸食牛、马等家畜的血液。
【牛奶】从母牛乳腺中分泌出来的乳汁。由水分、蛋白质、脂肪、乳糖、灰分及维生素等组成,营养丰富。
【牛腩】<方>牛肚子上和近肋骨处的松软肌肉,也指用这种肉做成的菜肴。
【牛排】大而厚的牛肉片,多指用大而厚的牛肉片做成的菜肴。
【牛皮】(1)牛的皮(多指已经鞣制的)。(2)比喻柔韧或坚韧:~糖|~纸。(3)说大话叫吹牛皮。
【牛皮菜】<方>叶甜菜。
【牛皮癣】慢性皮肤病,症状是先出现丘疹,以后有容易脱落的薄鳞片,多生在肘部、膝部,局部发痒,不传染。
【牛皮纸】质地坚韧、拉力强的纸,黄褐色,用硫酸盐木浆制成,多用于包装。
【牛脾气】倔强执拗的脾气。
【牛气】<轻><方>形容自高自大的骄傲神气。
【牛头刨】刨床的一种,用来加工较小工件的平面,由往复运动着的刀具来切削固定在机床工作台上的作件。机床刀架部分象牛头,所以叫牛头刨。
【牛蛙】蛙的一种,身体比普通青蛙大得多,四肢特别发达。生活在潮湿的地方,叫的声音象牛,吃昆虫、鱼虾等。肉味鲜美,皮可以制革。
【牛瘟】牛的一种急性传染病,病原体是一种病毒。症状是高热,眼和鼻孔流脓状分泌物,病势沉重时反刍停止,腹泻带血,口内黏膜糜烂。患牛瘟死去的牛,肠黏膜坏死,胆胀大。有的地区叫烂肠瘟、胆胀瘟。
【牛膝】多年生草本植物,茎方形,节大,叶子对生,椭圆形,穗状花序,花绿色,果实椭圆形。根可入药,有利尿和通经作用。
【牛性】牛脾气。
【牛鞅】牛拉东西时架在脖子上的器具。也叫牛鞅子。
【牛蝇】昆虫,形状象蜂,身体表面有黑色和黄色相间的绒毛,口器退化。雌牛蝇在牛毛上产卵,幼虫寄生在牛体内,成熟后,从牛脊背开孔钻出,落在地上变成蛹。来源:《现代汉语词典》(商务印书馆)
tóu(1)人身最上部或动物最前部长着口、鼻、眼等器官的部分。(2)指头发或所留头发的样式:剃~|留~|梳~|平~|分~。(3)(~儿)物体的顶端或末梢:山~|笔~儿|中间粗,两~儿细。(4)(~儿)事情的起点或终点:话~儿|提个~儿|这样一条线一条线地,织到什么时候才是个~儿呀!(5)(~儿)物品的残余部分:布~儿|蜡~儿|铅笔~儿。(6)(~儿)头目。(7)(~儿)方面:他们是一~儿的|心挂两~。(8)第一:~等|~号。(9)领头的;次序居先的:~车|~马|~羊。(10)用在数量词前面,表示次序在前的:~趟|~一遍|~半本|~几个|~三天(=前面的三天)。(11)<方>用在‘年’或‘天’前面,表示时间在先的:~年(=去年或上一年)|~天(上一天)|~两年(=去年和前年,或某年以前的两年)|~三天(=昨天、前天和大前天,或某天以前的三天)。(12)临;接近:~五点就得动身|~鸡叫我就起来了|~吃饭要洗手。(13)用在某两个数字之间,表示约数,兼表数目不大:十~八块|三~五百。(11)量词。a)用于牛、驴、骡、羊等家畜:一~牛|两~驴。b)用于蒜:一~蒜。另见tou。
【头寸】(1)旧时指银行、钱庄等所拥有的款项。收多付少叫头寸多,收少付多叫头寸缺,结算收付差额叫轧(gá)头寸,借款弥补差额叫拆头寸。(2)指银根,如银根松也说头寸松,银根紧也说头寸紧。
【头等】第一等;最高的:~舱|~大事|~重要任务。
【头顶】头的顶部。
【头发】<轻>人的前额以上、两耳以上和后颈部以上生长的毛。
【头伏】初伏。
【头骨】构成头颅的骨头,包括额骨、顶骨、颞骨、枕骨、蝶骨等。
【头号】(1)第一号;最大号:~字。(2)最好的:~面粉。
【头角】比喻青年的气概或才华:露~|~峥嵘。
【头巾】(1)古代男子裹头的纺织物;明清两代读书人裹头的纺织物。(2)现代妇女裹头的纺织物,多为正方形。
【头颈】<方>脖子。
【头口】<方>牲口。
【头里】(1)前面:您~走,我马上就来|工作和学习,他样样都走在~。(2)事前:咱们把话说在~,不要事后翻悔。
【头领】首领(多见于早期白话)。
【头颅】人的头:抛~,洒热血。
【头路】1头等的(货物等)。
【头路】2<方>(1)头发朝不同方向梳时中间露出头皮的一道缝儿。(2)头绪。
【头马】马群或马帮中领头的马。
【头面】<轻>旧时妇女头上妆饰品的总称。
【头面人物】指社会上有较大势力和声望的人物(多含贬义)。
【头目】某些集团中为首的人(多含贬义):大~|小~。
【头难】<方>(做事)起头时感觉困难:什么事情总是~,做了一阵就容易了。
【头脑】(1)脑筋;思想能力:~清楚|胜利冲昏~。(2)头绪:摸不着~(弄不清头绪)。(3)<口>首领。
【头年】(1)第一年:三年看~。(2)<方>去年或上一年。
【头皮】(1)头顶及其周围的皮肤:挠着~想主意。(2)头皮表面脱落下来的碎屑。
【头钱】旧时赌博抽头所得的钱。
【头人】旧时我国某些少数民族中的首领。
【头晌】<方>上午。
【头生】(1)第一胎生的。(2)(~儿)第一胎生下的孩子。
【头绳】(1)(~儿)用棉、毛、塑料等制成的细绳子,主要用来扎发髻或辫子。(2)<方>毛线。
【头虱】虱子的一种,体长形,灰白色,有的带黑色或黄色,脚短而粗。寄生在人的头发里。卵白色。头虱能传播斑疹伤寒等疾病。
【头套】一种化装用具,套在演员头上,使头型、发式等符合某种需要。
【头疼】头痛。
【头天】(1)上一天。(2)第一天。
【头痛】头部疼痛,比喻感到为难或讨厌。
【头头儿】<口>某单位或某集团的为首的人。
【头陀】指行脚乞食的和尚。[梵dhūta]
【头衔】指官衔、学衔等称号。
【头像】肩部以上的人像。
【头囟儿】<方>囟门。
【头胸部】某些节肢动物(如螃蟹、虾)的头部和胸部紧连在一起,合称为头胸部。
【头绪】复杂纷乱的事情中的条理:茫无~。
【头癣】皮肤病,病原体是霉菌,有白癣和黄癣两种,能传染。
【头雁】雁群中领头飞的大雁。
【头羊】羊群中领头的羊。
【头油】抹在头发上的油质化妆品。
【头晕】头昏、眼花、身体摇动的感觉。参看〖眩晕〗。
【头针疗法】按照不同病症在头皮上选取相关的特定区域进行针刺的方法。主要适应于脑源性疾患,如脑血栓形成、脑出血、脑动脉内膜炎等后遗症一类疾患。
【头状花序】花序的一种,花轴很短,顶端扩大,呈扁平的盘状或球形,上面生许多没有花梗的花,如菊、向日葵的花序。
【头子】首领(含贬义):土匪~|流氓~。来源:《现代汉语词典》(商务印书馆)
mǎ①<名>家畜。《垓下之战》:“吾骑此~五岁,所当无敌。”②<名>通“码”,筹码。古时计数工具。《礼记·投壶》:“请为胜者立~。”来源:《古汉语常用字字典》(冯蒸主编)
miàn①<名>脸。《彭祖面长》:“不敢笑陛下,实笑彭祖~长。”②<动>面向;面对着。《愚公移山》:“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山而居。”③<副>当面。《邹忌讽齐王纳谏》:“群臣吏民能~刺寡人之过者。”④<名>方位;方面。《垓下之战》:“闻汉军四~皆楚歌。”⑤<名>平面;表面。《活板》:“药稍熔,则以一平板按其~,则字平如砥。”⑥<量>《宋书·何承天传》:“上又赐银筝一~。”
【面壁】⒈面对墙壁静坐,常表示不介意或无所用心。⒉佛教指修行。
【面墙】喻不学,如面向墙面而一无所见。
【面首】本指壮美的男子,引申为妇人的男妾、男宠。来源:《古汉语常用字字典》(冯蒸主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