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īng①<形>(分量)轻;不重。《报任安书》:“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于鸿毛。”②<形>轻便;轻快。《归去来兮辞》:“舟遥遥以~飏,风飘飘而吹衣。”③<动>轻视;看不起。《望洋兴叹》:“而~伯夷之义者,始吾弗信。”④<形>轻率;轻易。《殽之战》:“秦师~而无礼,必败。”⑤<副>轻轻地;不费劲地。《琵琶行》:“~拢慢捻抺复挑。”⑥<形>次要的;不重要的。《孟子·尽心上》:“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来源:《古汉语常用字字典》(冯蒸主编)
zhòng①<形>重,与“轻”相对。《论语》:“士不可以不弘毅,任~而道远。”
【又】<形意动>以……为重。《五蠹》:“子孙累世絜驾,故人~之。”②<形>重要;重大。《〈黄花冈七十二烈士事略〉序》:“则予此行所负之责任,尤倍~于三十年前。”
【又】<名>重要作用。《五人墓碑记》:“匹夫之有无~于社稷也。”③<动>重视;看重。《琵琶行》:“商人~利轻别离。”④<形>贵重。《过秦论》:“不爱珍器~宝肥饶之地。”⑤<形>严重。《狱中杂记》:“情罪~者反出在外。”⑥<形>严格。《原毁》:“古之君子,其责己也~以周。”⑦<形>庄重。《论语·学而》:“君子不~则不威,学则不固。”⑧<动>尊重。《过秦论》:“此四君者,皆明智而忠信,宽厚而爱人,尊贤而~士。”⑨<副>更加;加重。《苏武传》:“见犯乃死,~辱国。”
chóng①<形>重叠。《三峡》:“~岩叠嶂,隐天蔽日。”②<量>层。《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卷我屋上三~茅。”③<副>重新;再次。《琵琶行》:“添酒回灯~开宴。”④<动>拖累;牵连。《汉书·荆燕吴传赞》:“事发相~,岂不危哉。”
【重民】农民。
【重泉】⒈水极深的地方。⒉黄泉。
【重舌】古代指通晓外族语言并能够口译的人。
【重身】怀孕。
【重阴】⒈浓云密布的阴天。⒉地下。
【重足】迭足而立,不敢前进。形容非常恐惧的样子。来源:《古汉语常用字字典》(冯蒸主编)
shī①<动>丧失;失去。《班超告老归国》:“尚后竟~边和。”②<动>迷失。《垓下之战》:“项王至阴陵,迷~道。”③<动>错过;耽误。《寡人之于国也》:“鸡豚狗彘之畜,无~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④<名>过错;过失。《柳毅传》:“帝知其冤而宥其~。”⑤<动>忍不住;禁不住。杜甫《远游》:“似闻胡骑走,~喜问京华。”来源:《古汉语常用字字典》(冯蒸主编)
yí①<形>适宜;合适。《察今》:“世易时移,变法~矣。”②<动>应当;应该。《出师表》:“不~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③<副>大概;也许。《赤壁之战》:“将军擒操,~在今日。”④<副>当然。《齐桓晋文之事》:“~乎百姓之谓我爱也。”⑤<名>事宜;事情。嵇康《述志诗》:“悠悠非吾匹,畴昔应俗~?”
【宜当】适合;恰当。
【宜人】合人心意。封建时代妇女的一种封号。来源:《古汉语常用字字典》(冯蒸主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