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uè①<动>越过。《滕王阁序》:“关山难~,谁悲失路之人。”②<动>到;及。《岳阳楼记》:“~明年,政通人和,百废待兴。”③<动>传播;传扬。《叔向贺贫》:“宣其德行,顺其宪则,使~于诸侯。”④<形>高亢;激扬。《石钟山记》:“扣而聆之,南声函胡,北音清~。”⑤<副>更加。《林教头风雪山神庙》:“看那雪,到晚~下得紧了。”⑥<名>古代对南部或东南部民族的统称。《过秦论》:“百~之君,俛首系颈,委命下吏。”来源:《古汉语常用字字典》(冯蒸主编)
fú<名>野鸭。《诗经·郑风·女曰鸡鸣》:“将翱将翔,弋~与雁。”
【凫茈】茡荠。《后汉书·刘玄传》:“人庶群入野泽,掘~而食之。”来源:《古汉语常用字字典》(冯蒸主编)
chǔ①<名>本是一种丛生灌木,又叫“荆”;古代取其条作打人的工具。《礼记·学记》:“夏~二物,收其威也。”②<形>痛苦,悲痛。《柳毅传》:“妇始~而谢,终泣而对。”③<形>鲜明,整齐。《战国策·齐策》:“不韦使~服而见。”④<名>周代诸侯国,战国时为七雄之一。位于长江中下游,后来这一带地方也称楚。《樊姬》:“樊姬,~国之夫人也。”《大铁椎传》:“与人罕言语,语类~声。”
【楚楚】1.形容衣服鲜明整洁。2.草木丛生的样子。3.形容哀痛、凄苦。陆九洲《送毛元善序》:“视其衣裳冠履,则皆~鲜明。”
【楚辞】1.指先秦楚人所作的诗,包括屈原作品中形式近于《诗经》体的诗。2.指屈原创造的一种句子长短不一、形式灵活,多用“兮”字的新体诗。3.指秦朝以后文人仿屈赋作的新体诗。4.指汉朝刘向对上述这一批诗进行辑选而成的一部诗歌总集。
【楚毒】1.苦刑。2.痛苦。
【楚歌】楚国人用方言、土调唱的歌。《垓下之战》:“夜,闻汉军四面皆~。”
【楚掠】拷打。
【楚切】凄苦。
【楚囚】本指被俘的楚国人,后用以借指处境窘迫的人。
【楚挞】用棍杖殴打。来源:《古汉语常用字字典》(冯蒸主编)
yǐ①<名>天干第二位。《尔雅·释天》:“太岁……在~,曰旃蒙。”②<名>同“”。燕子。张融《答周颙书》:“非鳧则~。”③<动>打钩。古人看书时在书上打一个钩作标记,表示看到某处,或某处文字有脱误。《史记·滑稽列传》:“人主从上方读之,止,辄~其处。”韩愈《读鹖冠子》:“文字脱谬,为之正三十有五字,~者三。灭者二十有。”来源:《古汉语常用字字典》(冯蒸主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