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ǎn(1)胆囊的通称。(2)(~儿)胆量:~怯|~大心细|~小如鼠|壮壮~儿。(3)装在器物内部,可以容纳水、空气等物的东西:球~|热水瓶的~。
【胆矾】含有五个分子结晶水的硫酸铜。蓝色结晶体,在干燥空气中,逐渐风化。可以制电池、颜料,又可以做媒染剂、杀虫剂。也叫蓝矾。
【胆敢】竟有胆量敢于:敌人~来侵犯,坚决把它消灭光。
【胆固醇】醇的一种,白色的结晶,质地软。人的胆汁、神经组织、血液中含胆固醇较多。在日光的紫外线的作用下,能变成维生素D。是合成性激素的重要原料。胆固醇代谢失调会引起动脉硬化和胆石病。
【胆管】肝脏的输出管,在肝脏内者为肝内胆管,至肝外汇集成胆总管,与十二指肠相连接。肝脏内生成的胆汁通过它流入十二指肠。
【胆寒】害怕。
【胆碱】有机化合物,是无色浆状液体,有强碱性。含在动植物体内,对脂肪代谢起重要作用。
【胆力】胆量和魄力。
【胆量】不怕危险的精神;勇气。
【胆略】勇气和智谋:~过人。
【胆囊】储存胆汗的囊状器官,长在肝脏右叶的下前方,与胆管相连接。通称胆或苦胆。
【胆瓶】颈部细长而腹部大的花瓶,形状有点象胆。
【胆气】胆量和气势。
【胆怯】胆小;畏缩。
【胆石病】胆囊内形成胆石的病。胆石是由胆固醇、胆色素、钙盐等构成的球状物,坚硬如石,能引起剧烈腹痛,有时引起黄疸。
【胆识】胆量和见识。
【胆胀瘟】<方>牛瘟。
【胆汁】由肝脏产生的消化液,有苦味,黄褐色或绿色,储存在胆囊中。能促进脂肪的分解、皂化和吸收。
【胆子】胆量:~不小。来源:《现代汉语词典》(商务印书馆)
liè①<动>剪;裁。《左传·昭公元年》:“~裳帛而与之。”②<动>撕裂;撕开。《琵琶行》:“四弦一声如~帛。”③<动>分割;分裂。《项羽本纪赞》:“分~天下而封王侯。”④<动>破裂;开裂。《大铁椎传》:“贼应声落马,马首~。”⑤<动>塌陷崩裂。《女娲补天》:“往古之时,四极废,九州~。”⑥<动>像裂开的样子。《鸿门宴》:“头发上指,目眦尽~。”来源:《古汉语常用字字典》(冯蒸主编)
hún①<名>迷信指能离开身体而存在的人的精神。《国殇》:“~魄毅兮为鬼雄。”《孔雀东南飞》:“~去尸长留。”②<名>泛指物类的精灵;精神。范成大《风止》:“柳~花魄都无恙,依旧商量作好春。”③<名>心灵;心神。苏轼《予以事系御史台狱》:“梦绕云山心似鹿,~飞汤火命如鸡。”来源:《古汉语常用字字典》(冯蒸主编)
fēi①<动>鸟飞。屈原《天问》:“苍鸟群~。”
【又】比喻很快。李白《自巴东舟行》:“~步凌绝顶。”②无根无据,无缘无故的。《后汉书·梁松传》:“乃悬~书诽谤,下狱死。”③意外的。《后汉书·周荣传》:“若卒遇~祸,无得殡敛。”来源:《古汉语常用字字典》(冯蒸主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