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ài①<名>腰带;衣带;带子。《公输》:“子墨子解~为城,以牒为械。”②<动>偑带;带着。《涉江》:“~长铗之陆离兮,冠切云之崔嵬。”《鸿门宴》:“哙即~剑拥盾入军门。”③<动>围绕;环绕。《兰亭集序》:“又有清流激湍,映~左右。”④<动>附着;含着;夹杂着。孔稚珪《北山移文》:“风云凄其~愤,石泉咽而下怆。”⑤<动>兼任;兼带。《梁书·曹景宗传》:“复以为征虏中兵参军,~冯翊太守。”⑥<名>指附近相连的地区。《宋史·李纲传》:“如鼎澧岳鄂若荆南一~,皆当屯宿重兵,倚为形势。”来源:《古汉语常用字字典》(冯蒸主编)
jiǎn(1)由原有数量中去掉一部分:削~|~价|五~三是二。(2)降低;衰退:工作热情有增无~|人虽老了,干活还是不~当年!
【减产】产量减少。
【减低】降低:~物价|~速度。
【减法】数学中的一种运算方法。最简单的是数的减法,即计算两数之差的方法。减法是加法的逆运算。
【减号】表示减法运算的符号(-)。
【减河】为了减少河流的水量,在原来河道之外另开的通入海洋、湖泊、洼地或别的河流的河道。
【减免】减轻或免除(赋税、刑罚等)。
【减摩合金】用锡、铅或加入少量其他金属制成的合金,非常耐磨,是制造轴瓦的重要材料。也叫巴比特合金或巴比合金。
【减轻】减少重量或程度:~负担|病势~。
【减弱】(1)(气势)变弱:风势~。(2)削弱。
【减色】指事物的精彩成分降低:今天晚会的原定节目不能全部演出,真是~不少。
【减杀】减弱;减轻。
【减少】减去一部分:~人员|工作中的缺点~了。
【减数】减法中减去的数。如6-4=2,4为减数。
【减速剂】原子反应堆中,为了控制链式反应的进行所用的减低中子速度的物质。这种物质不吸收或极少吸收中子。石墨、重水和铍都可以用做减速剂。也叫慢化剂。
【减速运动】速度不断减低的运动,是变速运动的一种。
【减退】(程度)下降:雨后炎热~了许多。
【减削】削减。
【减刑】法院根据犯人在服刑期间改恶从善的程度,依法把原来判处的刑罚减轻。
【减员】部队中因伤病、死亡、被俘等原因而人员减少。来源:《现代汉语词典》(商务印书馆)
yāo(1)胯上胁下的部分,在身体的中部:弯~|两手叉~。(2)裤腰:红裤子绿~。(3)指腰包或衣兜:我~里还有些钱,足够我们零用的。(4)事物的中间部分:山~|树~|故事说到半中~就不说了。(5)中间狭小,象腰部的地势:土~|海~。(6)姓。
【腰板儿】(1)人的腰和背(就姿势说):挺着~。(2)借指体格:他虽然六十多了,~倒还挺硬朗的。
【腰包】腰间所带的钱包:掏~。
【腰杆子】(1)指腰部:挺着~。(2)比喻靠山:~硬(有人支持)。‖也说腰杆儿。
【腰鼓】(1)打击乐器,短圆柱形,两头略小,挂在腰间敲打。(2)一种民间舞蹈,腰间挂着腰鼓,一边跳舞,一边敲打。
【腰鼓舞】我国汉族民间舞蹈。也叫打腰鼓。舞者身背腰鼓,边敲边舞,节奏强烈,动作健美。
【腰锅】云南景颇族、傈僳族、白族、彝族等使用的一种锅,用生铁铸成,形如葫芦。
【腰果】(1)常绿乔木,叶子互生,倒卵形,花粉红色,香味很浓,果实肾脏形。果仁可以吃,果壳可以榨油。原产南美,我国广东等地也有栽植。(2)这种植物的果实。
【腰花】(~儿)把猪或羊的腰子划出交叉的刀痕后切成的小块儿,供食用。
【腰身】<轻>人体腰部的粗细,也指长袍、上衣等腰部的尺寸。
【腰眼】腰后胯骨上面脊椎骨两侧的部位。
【腰斩】(1)古代的残酷刑法,从腰部把身体斩为两段。(2)比喻把同一事物或相连系的事物从中割断。
【腰椎】腰部的椎骨,共有五块,较胸椎大。
【腰子】<口>肾。来源:《现代汉语词典》(商务印书馆)
wéi①<动>环绕。《庄子·则阳》:“大至于不可~。”②<动>包围。《孙子兵法·谋攻》:“十则~之。”
【又】守城。《公羊传·庄公十年》:“~不言战。”③<名>包围圈;围子。《史记·陈丞相世家》:“高帝用陈平奇计,使单于阏氏~以得开。”④<名>特指打猎的围场。《隋书·礼仪志》:“监猎布~。”⑤<名>周围。《徐霞客游记·楚游日记》:“四~垂幔。”⑥<量>两臂合抱的圆周长,或两手大拇指与食指合拢的圆周长。柳宗元《行路难》:“万~千寻妨道路。”来源:《古汉语常用字字典》(冯蒸主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