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ǔ①<名>骨头。《殽之战》:“必死是间,余收尔~焉。”
【又】指死人。杜甫《自京赴奉先县咏怀》:“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②<名>文学作品的刚健的风格。刘勰《文心雕龙·风骨》:“结言端直,则文~成焉。”
【又】人的气质、气概。《宋书·武帝纪》:“及长,身长七尺六寸,风~奇特。”
【骨力】⒈力气。⒉笔法雄健有力。
【骨立】人相当消瘦。来源:《古汉语常用字字典》(冯蒸主编)
ruǎn(1)物体内部的组织疏松,受外力作用后,容易改变形状(跟‘硬’相对):柔~|~木|柳条很~。(2)柔和:~风|~语|话说得很~。(3)软弱:两腿发|欺~怕硬。(4)能力弱;质量差:工夫~|货色~。(5)容易被感动或动摇:心~|耳朵~。(6)姓。
【软刀子】比喻使人在不知不觉中受到折磨或腐蚀的手段。
【软缎】一种缎文丝织品,质地柔软,光泽很强,多用来做刺绣用料和装饰品等。
【软腭】腭的后部,是由结缔组织和肌肉构成的。
【软膏】用油脂或凡士林等和药物混合制成的半固体的外用药物,如硫磺软膏、青霉素软膏等。
【软骨】人或脊椎动物体内的一种结缔组织。在胚胎时期,人的大部分骨骼是由软骨组成的。成年人的身体上只有个别的部分还存在着软骨,如鼻尖、外耳、肋骨的尖端,椎骨的边结面等。
【软骨病】(1)成年人的骨质软化症,由缺乏维生素D或由胃肠疾患使钙和磷的新陈代谢发生障碍引起。症状是背部和下肢疼痛,严重时发生畸形或骨折。患者多为妇女。(2)见〖佝偻病〗。
【软骨头】比喻没有气节的人。
【软骨鱼】鱼的一类,骨骼全由软骨构成,鳞片多为粒状,或全体无鳞。多生活在海洋中。鲨鱼、鳐等都属于软骨鱼类。
【软和】<轻><口>柔软;柔和:~的羊毛|~话儿|木棉枕头很~。
【软化】(1)由硬变软:骨质~症。(2)由坚定变成动摇;由倔强变成顺从:态度逐渐~。(3)使软化。
【软禁】不关进牢狱但是不许自由行动。
【软锰矿】矿物,成分是二气化锰,黑色,块状或粉末状,较软,常与褐铁矿共生,是冶金和化学工业的重要原料。
【软绵绵】(~的)(1)形容柔软:麦苗毛茸茸的,~的,象马鬃一样。(2)形容软弱无力:病虽好了,身子还是~的。
【软磨】用和缓的手段纠缠:~硬抗。
【软木】见〖栓皮〗。
【软片】见〖胶片〗。
【软弱】缺乏力气;不坚强:病后身体~|~无能。
【软食】容易咀嚼和消化的主食。
【软水】不含或只含少量钙、镁的盐类的水,如雨水。用软水洗衣服省肥皂。工业上也广泛使用。
【软梯】<口>绳梯。
【软体动物】无脊椎动物的一门,体柔软,没有环节,两侧对称,足是肉质,多数具有钙质的硬壳,生活范围很广,水中和陆地上都有,如蚌、螺、蜗牛、乌贼等。
【软席】火车上比较舒适的、软的坐位或铺位。
【软饮料】不含酒精的饮料,如汽水,橘子水等。
【软硬木】见〖栓皮〗。
【软玉】矿物,粒状或块状,硬度5.5,多为绿色,半透明或不透明,有光泽,用做装饰品或雕刻材料。
【软枣】见〖黑枣〗。
【软脂】植物油和动物脂肪中所含的白色柔软的物质,是软脂酸和甘油的化合物。用来制造肥皂、蜡烛、甘油等。
【软伫】敬仰。
【软着陆】人造卫星、宇宙飞船等利用一定装置,改变运行轨道,逐渐减低降落速度,最后不受损坏地降落到地面或其他星体表面上。来源:《现代汉语词典》(商务印书馆)
jīn(1)肌的旧称。(2)<口>(~儿)肌腱或骨头上的韧带:牛蹄儿。(3)<口>可以看见的皮下静脉管:青~。(4)(~儿)象筋的东西:叶~|钢~|铁~|橡皮~儿。
【筋斗】【斤斗】见〖跟头〗。
【筋骨】筋肉和骨头,也泛指体格:学武术可以锻炼~。
【筋节】比喻文章或言辞重要而有力的转折连接处。
【筋肉】见〖肌肉〗。来源:《现代汉语词典》(商务印书馆)
má①<名>麻类植物。也指麻类植物的纤维。《管子·牧民》:“养桑~,育六畜。”②<名>麻布丧服。
【引】<动>穿麻布丧服。《礼记·杂记》:“~者不绅,执玉不~,~不加于采。”③<形>繁多而杂乱。《茅屋为秋风所破歌》:“雨脚如~未断绝。”④<名>面部痘瘢。《聊斋志异·吕无病》:“衣服朴洁,而微黑多~。”⑤<动>麻醉。《智取生辰纲》:“多少好汉被蒙汗药~翻了。”来源:《古汉语常用字字典》(冯蒸主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