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áo①<名>古代用以照明的火炬。《诗经·小雅·庭燎》:“庭~之光。”
liǎo①<动>放火焚烧草木。《诗经·小雅·正月》:“~之方扬,宁或灭之?”②<动>烘烤。《后汉书·冯异传》:“光武对灶~衣。”
【又】烧焦。《三国志·魏书·王粲传》:“以此行事,无异于鼓洪炉以~毛发。”来源:《古汉语常用字字典》(冯蒸主编)
yuán①<名>水源。
【引】根源;本源。《货殖列传序》:“此四者,民所认食之~也。”后来写作“源”。②<动>推究;推求原因;探究。《伶官传序》:“~庄宗之所以得天下……可以知之矣。”③<名>平原;原野,指战场。《殽之战》:“武夫力而拘诸~。”④<副>再。《灌园叟晚逢仙女》:“你可要这花~上枝头么?”⑤<动>赦免。《三国志·张鲁传》:“犯法者,三~然后乃行刑。”
【原本】书的初刻本。事物之所由起。追溯事物之由来。
【原人】谨慎老实的人。来源:《古汉语常用字字典》(冯蒸主编)
liè①<形>火势猛。
【引】猛烈;强烈。《赤壁之战》:“火~风猛,船往如箭。”《送东阳马生序》:“穷冬~风,大雪深数尺。”②<动>放火烧;燃烧。《窦娥冤》:“你去那受刑法尸骸上~些纸钱。”③<名>功绩;功业。《过秦论》:“奋六世之余~,振长策而御宇内。”④<名>威力。《秋声赋》:“其所以摧败零落者,乃一气之余~。”⑤<形>壮烈;刚毅。《谭嗣同》:“呜呼,~矣。”⑥<形>厉害;严重。《病梅馆记》:“文人画士这祸之~至此哉。”
【烈士】⒈指重义轻生的刚强之人。⒉有志于建功立业的人。⒊为正义事业而献身的人。
【死祖】对祖先的敬称。烈,功业显赫。来源:《古汉语常用字字典》(冯蒸主编)
huǒ①<名>火;火焰。《五蠹》:“有圣作,钻燧取~以化腥臊。”②<形>比喻紧急,急迫。武则天《腊日宣诏幸上苑》:“明朝游上苑,~速报春知。”③<形>比喻激动、暴躁、愤怒。白居易《感春》:“忧喜皆心~。”④<名>古代军队的建制单位,十人为“火”。柳宗元《段太尉事状》:“皆解甲,散还~伍中。”⑤<名>同“伙”,同伴。《木兰诗》:“出门看~伴,~伴皆惊惶,。”⑥<名>古代星名,又叫“心宿”。《诗经·七月》:“七月流~,九月授衣。”⑦<名>五行之一。《尚书·洪范》:“五行,一曰水,二曰~,三曰木,四曰金,五曰土。”来源:《古汉语常用字字典》(冯蒸主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