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ǎo①<动>人或坚立的东西横躺下来。《梦游天姥吟留别》:“天台一万八千丈,对此欲~东南倾。”②<动>失败;垮台。《三国志·曹爽传》:“于今日卿等门户~矣。”③<动>把商店作价卖给别人。《儒林外史》:“我东头街上谈家当铺折了本,要~与人。”
dào①<动>位置、顺序、方向等颠倒。《祭妹文》:“则虽年光~流,儿时可再,而已无与为印证者矣。”②<动>不顺;违逆。《韩非子·难言》:“且至于忤于耳而~于心。”③<动>斟出;倾出。邵雍《天津感事诗》:“芳樽~尽人归去,月光波色战未休。”④<副>反而;反倒。《窦娥冤》:“不想婆婆让与他老子吃,~把他老子药死了。”
【倒冠落佩】指去官归隐。
【倒灶】做事不顺利。
【倒持泰阿】倒拿着宝剑,将剑柄与人。比喻授权与人,反受其害。泰阿,宝剑名。
【倒屣】急于迎客,把鞋子穿倒了。引申为热情迎客。“倒履”。来源:《古汉语常用字字典》(冯蒸主编)
xǐ①<名>鞋。《送东阳马生序》:“负箧曳~,行深山巨谷中。”②<动>拖着鞋。《后汉书·王符传》:“衣不及带,~必履出迎。”来源:《古汉语常用字字典》(冯蒸主编)
xiàng①<动>仔细看;观察。《订鬼》:“伯乐学~马。”②<名>相貌。《孔雀东南飞》:“儿已薄禄~,幸复得此妇。”③<动>帮助;辅助。《游褒禅山记》:“至于幽暗昏惑而物以~之,亦不能至也。”④<名>帮助别人的人。《季氏将伐歂臾》:“危而不持,颠而不扶,则将用彼~矣。”⑤<名>辅佐君王的大臣;宰相。《廉颇蔺相如列传》:“且庸人尚羞之,况于将~乎?”
【又】<名使动>使……当宰相。《资治通鉴·周纪一》:“魏置相,~田文。”⑥<名>主持礼节仪式的人。《子路、曾晳、冉有、公西华侍坐》:“宗庙之事。如会同,端章甫,愿为小~焉。”
xiāng①<副>互相。《陈情表》:“茕茕孑立,形影~吊。”②<副>表示动作偏向一方。《孔雀东南飞》:“便可白公姥,及时~遣归。”③<副>递相;相继。《训俭示康》:“吾本寒家,世以清白~承。”
【相与】⒈一起;共同。⒉交往;结交。
【相得】关系融洽。来源:《古汉语常用字字典》(冯蒸主编)
yíng①<动>迎接;往迎。《滕王阁序》:“千里逢~,高朋满座。”②<动>投降。《赤壁之战》:“诸将吏敢复言当~操者,与此案同。”③<动>迎娶。《孔雀东南飞》:“适得府君书,明日来~汝。”④<介>向着。《林教头风雪山神庙》:“~着北风,飞也似奔到草场门口。”来源:《古汉语常用字字典》(冯蒸主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