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ā①<动>把箭射出去;发射。《卖油翁》:“见其~矢十中八九。”②<动>出发。《荆轲刺秦王》:“今太子迟之,请辞决矣,遂~。”③<动>派遣;派出。《赤壁之战》:“孤当续~人众,多载资粮。”④<动>征发;征调。《西门豹治邺》:“西门豹即~民凿十二渠。”⑤<动>兴起;发生。《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舜~于畎亩之中。”⑥<动>生长;长出。王维《相思》:“春来~几。”⑦<动>发布;颁布。《殽之战》:“遂~命,遽兴姜戎。”⑧<动>发送。《廉颇蔺相如列传》:“使人~书至赵王。”⑨<动>发作;抒发。《五人墓碑记》:“扼腕墓道,~其志士之悲哉。”⑩<动>拨动;发起;起事。《张衡传》:“虽一龙~机,而七首不动。”《苏武》:“虞常等七十余人欲~。”⑾<动>开启;打开。《寡人之于国也》:“涂有饿殍而不知~。”《荆轲刺秦王》:“~图,图穷匕首见。”⑿<动>启发;阐明。《论语·述而》:“不愤不启,不悱不~。”⒀<动>表现;显露;泄露。《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征于色,~于声。”⒁<动>开发;发掘。《促织》:“于败丛草处,探石~穴,靡记不施。”⒂<动>分发。《严监生和严贡生》:“知县准了状子,~房出了差来到严家。”⒃<动>开放。《醉翁亭记》:“野芳~而幽香。”⒄<动>点燃,燃放。《柳毅传》:“人以火为神圣,~一灯可燎阿房。”⒅<量>⒈支,颗。《汉书·匈奴传》:“弓一张,矢四~。”⒉次;下。《柳毅传》:“然后叩树三~,当有应者。”
【注】本词条古代写作“發”。
fà①<名>头发。《荆轲刺秦王》:“~尽上指冠。”②<量>长度单位,十毫为一发。《促织》:“帘内掷一纸出,即道人意中事,无毫~爽。”
【注】本词条古代写作“髪”。来源:《古汉语常用字字典》(冯蒸主编)
yǐn①<动>拉开(弓)。《塞翁失马》:“丁壮者~弦而战。”②<动>延长;伸长。《三峡》:“常有高猿长啸,属~凄异。”③<动>拉;牵引。《廉颇蔺相如列传》:“左右欲~相如去。”④<动>延请。《廉颇蔺相如列传》:“乃设九宾礼于廷,~赵使者蔺相如。”⑤<动>带领。《垓下之战》:“项王乃复~兵而东。”⑥<动>招出;牵连。《苏武传》:“虞常果~张胜。”⑦<动>拿;举。《归去来兮辞》:“~壶觞以自酌。”⑧<动>招引;引来。《兰亭集序》:“又有清流激湍,映带左右,~以为流觞曲水。”⑨<动>避开;退却。《赤壁之战》:“操军不利,~次江北。”⑩<动>掉转。《廉颇蔺相如列传》:“相如~车避匿。”⑾<动>延长;延续。子子孙孙,忽替引之。《诗·小雅·楚茨》:“子子孙孙,忽替~之。”⑿<动>伸着。《中山狼传》:“~首顾曰。”⒀<动>援引;引录;引用。《出师表》:“不宜妄自菲薄,~喻失义。”⒁<动>荐举。《史记·魏其武安侯传》:“两人相为~重,其游如父子然。”⒂<动>承认;承担。《三国志·吴志》:“权~咎责躬。”今有“引咎辞职”。⒃<量>长度单位。古代以十丈为一引。⒄<名>序言。《滕王阁序》:“敢竭鄙怀,恭疏经~。”
【引决】自杀。来源:《古汉语常用字字典》(冯蒸主编)
qiān①<数>千。②<数>形容数量很大。《黄鹤楼》:“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载空悠悠。”来源:《古汉语常用字字典》(冯蒸主编)
jūn①<量>古代重量单位,三十斤为一钧。《齐桓晋文之事》:“吾力足以举百~,而不足举一羽。”②<名>制作陶器的转轮。桓宽《盐铁论·遵道》:“转若陶~。”③<形>通“均”,同样的,对等的。《史记·平准书》:“自天子不能具~驷。”
【又】平均地;均匀地。《荀子·议兵》:“明道而~分之。”④<形>犹“大”,用于修饰跟尊长或上级有关的事物,以表示尊敬。《长生殿》:“请问王爷传集某等,不知有何~令。”来源:《古汉语常用字字典》(冯蒸主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