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uì①<名>罪过;犯法的行为。《出师表》:“愿陛下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不效则治臣之~。”《狱中杂记》:“苟入狱,不问~之有无,心械手足,置老监,俾困苦不可忍。”②<名>有罪的人;罪犯。《赤壁之战》:“近者奉辞伐~。”③<名>过失;过错。《垓下之战》:“此天之亡我,非战之~也。”《廉颇蔺相如列传》:“因宾客至蔺相如门谢~。”④<动>惩罚罪行。《韩非子·五蠹》:“以其犯禁也,~之。”⑤<动>归罪于。《寡人之于国也》:“五无~岁,斯天下之民至焉。”⑥<动>犯罪。《训俭示康》:“远~丰家。”来源:《古汉语常用字字典》(冯蒸主编)
zé①<动>索取。《促织》:“每~一头,辄倾数家之产。”②<动>责令;要求。《促织》:“因~常供。”③<动>责备。《陈情表》:“诏书切峻,~臣逋慢。”④<名>处罚。《促织》:“当其为里正,受扑~时,岂意其至此哉!”⑤<名>责任。《谭嗣同》:“救护之~,非独足下。”
zhài①<名>欠别人的钱财。《冯谖客孟尝君》:“先生不羞,乃有意欲为收~于薛乎?”②<动>讨债。《吕氏春秋·疑似》:“昔也往~于东邑人。”后作“债”。
【责成】督促,要求人完成任务作出成绩。
【责望】互相责怪、抱怨。来源:《古汉语常用字字典》(冯蒸主编)
nán<形>困难;艰难。《察今》:“以此为治,岂不~哉?”《滕王阁序》:“冯唐易老,李广~封。”
nàn①<名>灾难;祸患。《出师表》:“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之间。”②<动>责难;质问;驳斥。《答司马谏议书》:“辟邪说,~任人,不为拒谏。”《问说》:“所谓交相问~,审问而明辨之也。”③<动>发难;造反。《过秦论》:“一夫~而庙隳。”
【难荫】官员死于王事,例皆录用其子,谓之难荫。来源:《古汉语常用字字典》(冯蒸主编)
táo(1)逃跑;逃走:~匿|~脱。(2)逃避;~荒。
【逃奔】逃走(到别的地方)。
【逃避】躲开不愿意或不敢接触的事物:不能~斗争|~现实。
【逃兵】(1)私自脱离部队的士兵。(2)比喻因怕困难而脱离工作岗位的人。
【逃窜】逃跑流窜。
【逃遁】逃跑;逃避:仓皇~。
【逃反】旧时指为躲避兵乱或匪患而逃往别处。
【逃犯】未捕获或捕获后逃亡的犯人。
【逃荒】因遇灾荒而跑到外乡谋生。
【逃命】逃出危险的环境以保全生命。
【逃难】为躲避灾难而逃往别处。
【逃匿】逃跑并躲藏起来。
【逃跑】为躲避不利于自己的环境或事物而离开。
【逃散】逃亡失散。
【逃生】逃出危险的环境以求生存。
【逃脱】(1)逃跑。(2)摆脱。
【逃亡】逃走而流浪在外。
【逃席】在宴会中因怕劝酒,不辞而去。
【逃学】学生无故不上学。
【逃逸】<书>逃跑。
【逃走】逃跑。来源:《现代汉语词典》(商务印书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