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àng①<动>责问;责备。《左传·僖公二十四》:“寺人披请见,公使~之,且辞焉。”②<动>谦让;礼让。《鸿门宴》:“大行不顾细谨,大礼不辞小~。”③<动>让给;让位给。《五蠹》:“夫古之~天子者,是去监门之养而离臣虏之劳也。”④<动>亚于;比……差。《西厢记诸宫调》:“此个阁儿虽小,其间趣不~林泉。”⑤<动>推辞;拒绝。《谏逐客书》:“是以太山不~土壤,故能成其大。”⑥<动>让开;躲开。《唐翁猎虎》:“虎扑至,侧首~之。”来源:《古汉语常用字字典》(冯蒸主编)
sān①<数>三;第三。②<数>再三;多次;多(年)。《硕鼠》:“~岁贯女,莫我肯顾。”《鸿门宴》:“范增数目项王,举所佩玉玦以示之者~。”
【三尺】⒈剑。剑长约三尺,所以这样称。⒉法律。古代把法律写在三尺长的竹简上,所以用“三尺”代称法律。
【三辅】汉代治理京畿地区三个行政长官的合称,也指他们所管辖的区域。后代泛指京城附近的地区。
【三宫】⒈儒家称天子六宫,诸侯夫人减半,称作三宫。⒉三个星座。明⒊堂、辟雍、灵台。⒋皇帝、太后、皇后。
【三军】⒈古代诸侯大国军队分上军、中军、下军,其三万七千五百人。⒉古代指步、车、骑三军;现代指海陆空三军。⒊全军,通称军队。来源:《古汉语常用字字典》(冯蒸主编)
ràng①<动>责问;责备。《左传·僖公二十四》:“寺人披请见,公使~之,且辞焉。”②<动>谦让;礼让。《鸿门宴》:“大行不顾细谨,大礼不辞小~。”③<动>让给;让位给。《五蠹》:“夫古之~天子者,是去监门之养而离臣虏之劳也。”④<动>亚于;比……差。《西厢记诸宫调》:“此个阁儿虽小,其间趣不~林泉。”⑤<动>推辞;拒绝。《谏逐客书》:“是以太山不~土壤,故能成其大。”⑥<动>让开;躲开。《唐翁猎虎》:“虎扑至,侧首~之。”来源:《古汉语常用字字典》(冯蒸主编)
zài①<数>第二次。《滕王阁序》:“胜地不常,盛筵难~。”《曹刿论战》:“一鼓作气,~而衰,三而竭。”②<数>两次。《送东阳马生序》:“日~食。”《促织》:“问者爇香于鼎,~拜。”③<副>连接两个动作,表示先后关系。《活板》:“用讫~火令药熔。”
【注】在古代汉语中。“再”不是“再一次”的意思。如“三年再会”是说“三年之内会面两次”,不是“三年之后再会”的意思。
【再蘸】⒈第二次斟酒。⒉再娶或再嫁。
【再四】多次。
【再造】⒈重新获得生命。⒉重建。来源:《古汉语常用字字典》(冯蒸主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