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àn①<名>一半,二分之一。《信陵君窃符救赵》:“侯生曾无一言~词送我。”②<名>中间。《登泰山记》:“~山居雾若带然。”
pàn<量>大块。《汉书·李陵传》:“令军人持二升糒,一~冰。”
【半壁】1.墙的一半.2.半边。刘沧《雨后游南门寺》:“~楼台秋月迥,一川烟水夕阳平。”来源:《古汉语常用字字典》(冯蒸主编)
sī①<名>蚕丝。《乐羊子妻》:“此织生自蚕茧,成于机杼。一~而累,以至于寸。”②<名>丝织品。《训俭示康》:“近岁风俗尤为侈靡,走卒类士服,农夫蹑~履。”③<名>像丝的西。《黄生借书说》:“素蟫灰~时蒙卷轴。”④<名>古代八音(金石丝竹匏土革木)之一,即弦乐。《琵琶行》:“终岁不闻~竹声。”⑤<量>旧时的长度和重量的微小单位,为千分之一分。如十忽为一丝,十丝为一毫,十毫为一厘。来源:《古汉语常用字字典》(冯蒸主编)
bàn①<名>一半,二分之一。《信陵君窃符救赵》:“侯生曾无一言~词送我。”②<名>中间。《登泰山记》:“~山居雾若带然。”
pàn<量>大块。《汉书·李陵传》:“令军人持二升糒,一~冰。”
【半壁】1.墙的一半.2.半边。刘沧《雨后游南门寺》:“~楼台秋月迥,一川烟水夕阳平。”来源:《古汉语常用字字典》(冯蒸主编)
lǚ①<名>麻线;丝线。《楚辞·招魂》:“秦篝齐~,郑绵络些。”
【引】<副>一条一条地,详尽地。枚乘《七发》:“固未能~形其所由然也。”②<形>衣服破烂。孟郊《织妇词》:“如何织纨素,自著蓝~衣。”来源:《古汉语常用字字典》(冯蒸主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