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iù①<动>谷物叶穗开花。聂夷中《田家》:“六月禾未~,官家已修仓。”②<形>秀丽;美好。《醉翁亭记》:“望之蔚然而深~者,琅琊也。”③<形>繁茂。《醉翁亭记》:“野芳发而幽香,佳木~而繁阴。”④<动>高出;突出。《游黄山记》:“则天都、莲花二顶,俱~出天半。”⑤<形>优秀;杰出。《礼记·王制》:“司徒论选士之~者而升之学,曰俊士。”
【秀才】⒈才华出众的人。⒉汉代科举科目之一,由各州推举。唐初曾设秀才为举士科目,不久废止。明清称通过考试或纳捐进入府州县学的生员。⒊唐宋间参加科举考试的人的通称。来源:《古汉语常用字字典》(冯蒸主编)
cái①<名>才能。《与吴质书》:“其~学足著书,美志不遂,良可痛。”
【又】<名意动>以……为才;认为……有才。《促织》:“有华阴令欲媚上官,以一头进,试使斗面~。”②<名>有才能的人。《六国论》:“以事秦之心礼天下之奇~。”③<副>刚刚;仅仅。《桃花源记》:“初极狭,~通人。”④能“裁”。裁夺。《战国策·赵策一》:“今有城市之邑七十,愿拜内之于王,惟王~之。”⑤通“财”。金仁杰《追韩信》三折:“恶了秦民,更掳掠民~。”
【才笔】文才。《魏书·裴延儁传》:“涉猎坟史,颇有~。”
【才力】1.财力。鲍照《芜城赋》:“孳货盐田,铲利铜山,~雄富,士马精妍。”2.才智与能力。《晋书·长沙王又传》:“又身长七尺五寸,开朗果断,~绝人,虑心下士。”
【才略】才干与谋略,也作“材略”。《汉书·杜周传》:“窍见朱博忠信勇猛,~不世出,诚国家雄俊之宝臣也。”
【才情】才思;才华。司空图《力疾山下吴村看杏花》诗之五:“~百巧斗风光,却关雕花刻叶忙。”
【才人】1.有才能的人。王融《报范通直》:“三楚多秀士,江上复~。”2.宫中女官员,多为妃嫔的称号。杜甫《哀江头》:“辇前~带弓箭,白马嚼啮黄金勒。”3.宋元称编撰杂剧话本的作者或说话艺人为才人。
【才子】古指德才兼备的人。《左传·文公十八年》:“昔高阳氏有~八人……齐圣广渊,明允笃诚,天下之民谓之八恺。”
【才子佳人】称有才貌的男女。来源:《古汉语常用字字典》(冯蒸主编)
zào①<动>到……去。《谭嗣同》:“君径~袁所寓之法华寺。”②<动>制造;建造。《张衡传》:“复~侯风地动仪。”《赤壁赋》:“是~物者之无尽藏也。”③<动>形成。《察变》:“计惟有天~草昧,人功未施。”④<动>制定。《屈原列传》:“怀王使屈原~为宪令。”⑤<动>做;行。《窦娥冤》:“~恶的享富贵又寿延。”⑥<名>世;代。《〈黄花冈七十二烈士事略〉序》:“满清末~……”
【造次】⒈仓卒。⒉轻易。⒊鲁莽。
【造化】⒈大自然的创造化育。⒉运气;幸运。
【造物】创造自然万物的神力。
【造诣】⒈拜访。⒉学问、技艺所达到的程度。来源:《古汉语常用字字典》(冯蒸主编)
fǎn①<形>方向相背;颠倒的。与“正”相对。《察今》:“非务相~也,时势异也。”②<动>翻转;翻覆。《诗经·关睢》:“求之不得,展转~侧。”③<动>通“返”。《愚公移山》:“寒暑易节,始一~焉。”④<动>背叛;造反。《鸿门宴》:“日夜望将军至,岂敢~乎。”⑤<动>违反;反对。《商君书·更法》:“~古者未必可非。”⑥<动>类推。《论语·述而》:“举一隅,不以三隅~,则不复也。”⑦<动>反省。《淮南子·氾论》:“纣居于宣室而不及~其过。”⑧<副>反倒;反而。《兵车行》:“信知生男恶,~是生女好。”《师说》:“今其智乃~不能及。”来源:《古汉语常用字字典》(冯蒸主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