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ōng①<动>进攻。《陈涉世家》:“~大泽乡,收而~蕲。”②<动>指责;驳斥。《论语·先进》:“非吾徒也,小子鸣鼓而~之可也。”③<动>治疗。《墨子·兼爱》:“譬之如医之~人之疾者然,必知疾之所自起。”④<动>制作。《诗经·灵台》:“庶民~之,不日成之。”⑤<动>特指工匠及其他手工业的工作。《左传·襄公十五年》:“使玉人为之~之。”⑥<动>深入钻研。《师说》:“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如是而已。”⑦<形>坚固。《诗经·车攻》:“我车既~,我马既同。”
【攻错】用磨刀石整治璞玉,比喻吸取别人的长处来补救自己短处。
【攻苦】从事劳苦之事,多指苦心求学。来源:《古汉语常用字字典》(冯蒸主编)
chéng①<名>城墙。《得道多助,失道寡助》:“~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②<动>筑城;修筑城墙。《韩非子·说林》:“靖郭君将~薛,客多以谏者。”③<名>城市。《廉颇蔺相如列传》:“秦王以十五~请易寡人之璧,可予不?”
【辨】城,郭。“城”与“郭”并称时,“城”指内城,“郭”指外城。“城”、“郭”连用时,泛指城。
【城池】城墙和护城河。《战国策·中山策》:“百姓心离,~不修,既无良臣,又无守备。”后泛指城市,城邑。
【城堞】城上女墙。
【城府】1.城市及官署。杜甫《别蔡十四著作》诗:“主人薨~,扶榇归咸秦。”2.比喻心机深隐难测。《宋史·傅尧俞传》:“尧俞厚重寡言,遇人不设~,人自不忍欺。”
【城郭】内城的墙叫城,外城的墙叫郭。连用指城市。司马迁《史记·高祖本纪》:“楚因焚烧其~,系虏其子女。”
【城隍】1.城墙和护城河。班固《两都赋序》:“京师修宫室,浚~,起苑囿。”2.指城邑。寒山《诗》一六七:“侬家暂下山,入到~里。”3.护城之神。《北齐书·慕容俨传》:“城中先有神祠一所,俗号~神,公私每有祈祷。”
【城门失火】比喻无端受牵连而遭祸害。
【城阙】1.城门两边的望楼。《诗经·郑风·子衿》:“挑兮达兮,在~兮。”2.宫殿;京城。杜甫《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鞭挞其夫家,聚敛贡~。”
【城社】1.城池和祭地神的土坛。2.指邦国。3.比喻权势、靠山。《旧唐书·薛存诚传》:“倚中人为~,吏不敢绳。”
【城下之盟】敌人逼临城下时被迫签订的屈辱和约。《左传·桓公十二年》:“楚伐绞……大败之,为~而还。”来源:《古汉语常用字字典》(冯蒸主编)
lüè①<名>疆界。《左传·庄公二十一年》:“公与之武公之~,自虎牢以东。”
【又】<动>划定疆界。《左传·昭公七年》:“天子经~。”②<动>巡行;巡视。《左传·隐公五年》:“公曰:‘吾将~地焉’。”③<动>通“掠”。掠夺;夺取。《荆轲刺秦王》:“进兵北~地,至燕南界。”④<名>谋略;计谋;策略。《六国论》:“燕赵之君,始有远~。”⑤<动>忽略;不重视。《叔向贺贫》:“~则行志,假货居贿,宜及于难。”⑥<副>大略;大概;大致。《赤壁之战》:“今操芟夷大难,~已平矣。”⑦<副>略微;稍微。《芋老人传》:“老人~知书。”⑧<副>几乎;差不多。《柳敬亭传》:“敬亭丧失其资~尽。”⑨<副>丝毫;一点儿。与否定连用,表示丝毫没有。《送东阳马生序》:“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无慕艳意。”⑩<形>简略;简要。《答司马谏议书》:“故~上报,不复一一自辨。”来源:《古汉语常用字字典》(冯蒸主编)
dì①<名>大地;地面。《赤壁赋》:“寄蜉蝣于天~,渺沧海之一粟。”②<名>土地;田地。《捕蛇者说》:“殚其~之出,竭其庐之人。”③<名>领土;地域。《邹忌讽齐王纳谏》:“今齐~方千里,百二十城。”④<名>处所;地方。《琵琶行》:“浔阳~僻无音乐。”王羲之《兰亭集序》:“此~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⑤<名>处境;境地。《史记·李斯列传》:“久处卑贱之位,困苦之~。”⑥<名>路程。《红楼梦》:“那轿夫抬进去。走了一射之~。”(一射之地:即一箭之地,约一百五十步。)⑦<名>底子。《林黛玉进贾府》:“抬头迎面先看见一个赤金九龙青~大匾。”⑧<助>表示前面的词或短语状语。杜甫《陪柏中丞观宴将士》:“几时束翠节,特~引红妆。”冯梦龙《灌园叟晚逢仙女》:“忽~起一阵大风。”
【地镜】⒈地面的积水。⒉传说中的宝镜。来源:《古汉语常用字字典》(冯蒸主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