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iào①<动>对遇有丧事或灾祸的人表示慰问。《塞翁失马》:“其子好骑,堕而折其髀。人皆~之。”《赤壁之战》:“肃请得奉命~表二子。”
【又】悼念、祭奠死者。《汉书·贾山传》:“死则往~哭之。”②<动>悲伤;忧虑。《诗经·匪风》:“顾瞻周道,中心~兮。”《叔向贺贫》:“将~不暇,何贺之有?。”③<形>善。《尚书·多士》:“弗~昊天。”④<动>安慰;抚慰。《陈情表》:“茕茕孑立,形影相~。”⑤<动>提取。冯梦龙《灌园叟晚逢仙女》:“即于狱中~出秋公。”⑥<动>通“掉”。《明湖居听书》:“连一根针~在地下都听得见响。”⑦<量>旧时钱一千文叫一吊。来源:《古汉语常用字字典》(冯蒸主编)
dǎn(1)胆囊的通称。(2)(~儿)胆量:~怯|~大心细|~小如鼠|壮壮~儿。(3)装在器物内部,可以容纳水、空气等物的东西:球~|热水瓶的~。
【胆矾】含有五个分子结晶水的硫酸铜。蓝色结晶体,在干燥空气中,逐渐风化。可以制电池、颜料,又可以做媒染剂、杀虫剂。也叫蓝矾。
【胆敢】竟有胆量敢于:敌人~来侵犯,坚决把它消灭光。
【胆固醇】醇的一种,白色的结晶,质地软。人的胆汁、神经组织、血液中含胆固醇较多。在日光的紫外线的作用下,能变成维生素D。是合成性激素的重要原料。胆固醇代谢失调会引起动脉硬化和胆石病。
【胆管】肝脏的输出管,在肝脏内者为肝内胆管,至肝外汇集成胆总管,与十二指肠相连接。肝脏内生成的胆汁通过它流入十二指肠。
【胆寒】害怕。
【胆碱】有机化合物,是无色浆状液体,有强碱性。含在动植物体内,对脂肪代谢起重要作用。
【胆力】胆量和魄力。
【胆量】不怕危险的精神;勇气。
【胆略】勇气和智谋:~过人。
【胆囊】储存胆汗的囊状器官,长在肝脏右叶的下前方,与胆管相连接。通称胆或苦胆。
【胆瓶】颈部细长而腹部大的花瓶,形状有点象胆。
【胆气】胆量和气势。
【胆怯】胆小;畏缩。
【胆石病】胆囊内形成胆石的病。胆石是由胆固醇、胆色素、钙盐等构成的球状物,坚硬如石,能引起剧烈腹痛,有时引起黄疸。
【胆识】胆量和见识。
【胆胀瘟】<方>牛瘟。
【胆汁】由肝脏产生的消化液,有苦味,黄褐色或绿色,储存在胆囊中。能促进脂肪的分解、皂化和吸收。
【胆子】胆量:~不小。来源:《现代汉语词典》(商务印书馆)
tí①<动>提着;把东西垂手悬空拿着。《灞桥饯别》:“您但~起刀枪,却早小鹿儿心头撞。《大铁椎传》:“一贼~刀突奔客。”②<动>携带。《荆轲刺秦王》:“今~一匕首,入不测之强秦。”③<动>带领;牵引。《醉翁亭记》:“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④<动>提拔。《北史·魏收传》:“~奖后辈,以名行为先。”
dǐ①<动>掷击。《荆轲刺秦王》:“侍医夏无且以其所奉药囊~轲。”②<动>断绝。《礼记·少仪》:“牛羊之肺,离而不~心。”
【提孩】幼儿。来源:《古汉语常用字字典》(冯蒸主编)
xīn①<名>心脏。《狱中杂记》:“顺我,即先刺~。”②<名>心脏所在的胸部。《荆轲刺秦王》:“此臣日夜切齿拊~也。”③<名>内心,古人认为心是思维的器官。《熟读精思》:“读书三到,谓~到,眼到,口到。”④<名>想法;心意。《殽之战》:“勤而无所,必有悖~。”⑤<名>中心;中央。《琵琶行》:“唯见江~秋月白。”
【心志】内心;意志。来源:《古汉语常用字字典》(冯蒸主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