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ěng①<名>衡量物体重量的器具。《陈州粜米》:“只除非把那斗~私下换过了,斗是八升的小斗,~是加三的大~。”②<量>古代有的地方十斤为秤。《[般涉调]哨遍·高祖还乡》:“换田契,强秤了麻三~。”(前一个“秤”是动词。)
chēng<动>用秤衡量物体的重量。《陈州粜米》:“你可敢教我亲自~?”来源:《古汉语常用字字典》(冯蒸主编)
jīn①<名>斧子;斧头。《寡人之于国也》:“斧~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②<量>重量单位,旧时以十六两为一斤。《东方朔》:“复赐酒一石,肉百~,归遗细君。”来源:《古汉语常用字字典》(冯蒸主编)
zhù①<动>灌入;流入。《孟子·滕文公上》:“决汝汉,排淮泗,而~之江。”②<动>流出;渗下。《项脊轩志》:“百年老屋,尘泥渗漉,雨泽下~。”③<动>投;击。《庄子·达生》:“以瓦~者巧,以钩~者惮。”④<动>集中。《晋书·孙惠传》:“四海~目。”⑤<名>赌注。《水浒传》:“我不傍猜,只要博这一博,五两银子做一~。”⑥<动>给书中字句做解释。如《说文解字注》⑦<名>用来做解释的文字。
【注疏】注释和解释的文字的合称。
【注望】瞩目;期待。
【注心】⒈专心。⒉倾心。来源:《古汉语常用字字典》(冯蒸主编)
liǎng①<形>成双的;成对的。《卖炭翁》:“~鬓苍苍十指黑。”②<数>二。《陈涉世家》:“陈胜佐之,并杀~尉。”③<副>双方共同施行或承受同一行为。《赤壁之战》:“孤与老贼势不~立。”④<量>重量单位。古代二十四铢为一两,十六为一斤。《鲁提辖拳打镇关西》:“去包裹里取出一锭十~银子放在桌上。”⑤<量>双,用于鞋袜等。《诗经·南山》:“葛屦五~。”
liàng<量>通“辆”用于车辆,车一乘为一辆。《汉书·赵充国传》:“卤马牛羊十余万头,车四千余~。”
【两端】⒈事物的两头;两方面。⒉模棱两可;观望不定。
【两舌】言语反覆;搬弄是非。
【两曜】日和月。
【两造】指诉讼双方,即原、被告。来源:《古汉语常用字字典》(冯蒸主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