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ī①<数>。《狼》:“~屠晚归。”②<连>一边;一面。《兰亭集序》:“~觞~咏,亦足以畅叙幽情。”③<形>同一;一样。《察今》:“古今~也。”④<动>看作一样。《兰亭集序》:“固知~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⑤<动>统一。《阿房宫赋》:“六王毕,四海~。”⑥<动>专一。《劝学》:“用心~也。”⑦<副>全;一概。《岳阳楼记》:“而或长烟~空,皓月千里。”⑧<副>一旦。《信陵君窃符救赵》:“公子诚~开口请如姬,如姬必许诺。”⑨<副>才;刚刚。《赤壁之战》:“初~交战,操军不利。”⑩<副>初次。《曹刿论战》:“~鼓作气。”
【一旦】⒈有一天。⒉一时;忽然。⒊形容时间很短。
【一何】多么。
【一力】⒈协力。⒉竭力。
【一体】关系密切,如同一个整体。一样,相同。
【一昨】前些日子。来源:《古汉语常用字字典》(冯蒸主编)
suǒ①<名>大绳子;绳索。《报任安书》:“其次关木~,被箠楚受辱。”②<动>绞合;搓。《诗经·七月》:“昼尔于茅,宵尔~綯。”③<动>寻求。《离骚》:“路曼曼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④<动>寻找。《扁鹊见蔡桓公》:“居五日,桓侯体痛,使人~扁鹊,已逃秦矣。”⑤<动>索要;索取。《兵车行》:“县官急~租,租税从何出?”⑥<形>孤独。白居易《与元稹书》:“~居则以诗相慰,同处则以诗相娱。”⑦<形>尽。《宋史·刘绮传》:“逮未申间,敌力疲气~。”⑧<副>须;得;能。《长亭送别》:“久已后书儿、信儿,~与我凄凄惶惶的寄。”
【辨】绳,索。“绳”指小绳子。“索”指大绳子。
【索居】独居。
【索然】⒈离散的零落的样子。⒉流泪的样子。
【索笑】求笑;取笑。
【索隐】寻求事物的隐僻之理。来源:《古汉语常用字字典》(冯蒸主编)
dé①<动>获得;得到;取得。与“失”相对。《鱼我所欲也》:“一箪食,一豆羹,~之则生,弗~则死。”《垓下之战》:“汉皆已~楚乎?”②<动>贪求;贪得。《论语·季氏》:“戒之在~。”③<名>心得;收获。《游褒禅山记》:“古人之观于天地,……往往有~。”④<形>得意;满足。《兰亭集序》:“当其欣于所遇,暂~于己,快然自足。”⑤<动>领会;理解。《朝三暮四》:“宋有狙公者,爱狙,养之成群,能解狙之意,狙亦~公之心。”⑥<形>合适;恰当。《六国论》:“此言~之。”⑦<动>实现;达到。《信陵君窍符救赵》:“自王以下,欲求报其父仇,莫能~。”《谏太宗十思疏》:“既~志则纵情以傲物。”⑧<动>能;能够。《垓下之战》:“项王自度不~脱。”《送东阳马生序》:“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遍观群书。”⑨<副>应该;应当。《鸿六宴》:“君为我呼入,吾~兄事之。”⑩<助>表示完成或补充说明结果。《琵琶行》:“十三学~琵琶成,名属教坊第一部。”《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仓皇北顾。”⑾<副>必须。《红楼梦》:“这件事还~你去才弄的明白。”
【得非】同“得无”,莫不是。
【得无】副词。⒈莫非;该不会。⒉能不;怎么能不。来源:《古汉语常用字字典》(冯蒸主编)
nán①<名>男子;男人。《桃花源记》:“~女衣着,悉如外人。”②<名>儿子。《愚公移山》:“邻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遗~。”
【又】儿子在父母面前的自称。《失街亭》:“父亲何故自隳志气耶!~料街亭易取。”③<名>封建时代五等爵位的末等,又叫“男爵”。《礼记·王制》:“王者之制禄爵,公、侯、伯、子、~,凡五等。”来源:《古汉语常用字字典》(冯蒸主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