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ián象糨糊或胶水等所具有的、能使一个物体附着在另一物体上的性质:~液|~米|胶水很~。‘粘’另见zhān。
【黏虫】昆虫,成虫前翅中央有两个淡黄色的圆形斑纹,后翅尖与边缘黑灰色,昼伏夜出。幼虫头部褐色,背上和两侧有黄黑色纵线。蛹红褐色。是稻、麦、高梁、玉米等的主要害虫。有的地区叫行军虫、剃枝虫。
【黏度】液体或半流体流动难易的程度,越难流动的物质黏度越大,如胶水、凡士林都是黏度较大的物质。
【黏儿】<方>象糨糊或象胶的半流体:枣~|松树出~了。
【黏附】黏性的东西附着在其它物体上。
【黏合剂】使两个物体互相黏结的物质,如各种胶、赛璐珞的丙酮溶液、水玻璃等。也叫胶黏剂。
【黏糊】<轻>(1)形容东西黏:大米粥里头加点儿白薯又~又好吃|他刚糊完窗户,弄得黏黏糊糊的一手糨子。(2)形容人行动缓慢,精神不振作:别看他平时很~,有事的时候比谁都利索。也说黏糊糊(儿)的。
【黏结】黏合在一起。
【黏菌】介于动物和植物之间的微生物,形态各异,无叶绿素,多为腐生,少为寄生,是研究生物化学、遗传学等的重要材料。
【黏膜】口腔、气管、胃、肠、尿道等器官里面的一层薄膜,内有血管和神经,能分泌黏液。
【黏土】地壳表面有黏性的土。纯的黏土叫高岭土,白色,可烧制瓷器。普通黏土可烧制砖、瓦、陶器。黏土含量太多的土地,耕种时需要改良。
【黏涎】<轻><方>(说话、动作、表演等)不爽快;冗长而无味。
【黏涎子】(niánxiánzi)<方>人嘴里的黏液。
【黏液】植物和动物体内分泌出来的黏稠液体。
【黏液性水肿】病,由甲状腺机能低下引起,症状是行动缓慢、说话声音低、水肿、毛发脱落、智力低下等。
【黏着】用胶质把物体固定在一起。
【黏着力】见〖附着力〗。
【黏着语】词的语法意义主要由加在词根上的词缀来表示的语言,如土耳其语。来源:《现代汉语词典》(商务印书馆)
pí①<名>皮。《左传·僖公十四年》:“~之不存,毛将安傅。”
【又】比喻表面,浅薄。《史记·郦食其传》:“以目~相,恐失天下之能士。”②<名>皮侯,兽皮制的箭靶。《仪礼·乡谢礼》:“射不主~。”③<动>剥去皮。《史记·刺客列传》:“因自~面抉眼。”
【皮里阳秋】皮里,心里。阳秋,即《春秋》,其记事原则是寓褒贬于字里行间,不外露。来源:《古汉语常用字字典》(冯蒸主编)
zhuó①<动>附着。《游黄山记》:“每至手足无可~处,澄源必先登垂接。”②<动>穿着。《木兰诗》:“脱我战时袍,~我旧时裳。”③<名>穿戴的东西。《桃花源记》:“男女衣~,悉如外人。”④<动>击中。《陈州粜米》:“恰便似轰雷~顶。”⑤<动>用。《高祖还乡》:“众乡老展脚舒腰拜,那大汉挪身~手扶。”⑥<动>使;派。《窦娥冤》:“从今以后,~这楚州亢旱三年。”⑦<动>叫,表示命令语气。《陈州粜米》:“我~你休言语。”
zhóo①<动>遭到;受到。陆游《卜算子·咏梅》:“已是黄昏独自愁,更~风和雨。”②<介>被。袁去华《雨中花》:“两鬓青青,尽~吴霜偷换。”③<形>合适;恰当。王道父《道父山歌》:“种田不收一年辛,取妇不~一生贫。”
zhāo<名>比喻计策。《水浒传》:“三十六~,走为上~。”
zhé<助>紧接动词后,表示动作状态的延续。关汉卿《沉醉东风》:“手执~饯行杯,眼阁~别离泪。”
【着处】处处。来源:《古汉语常用字字典》(冯蒸主编)
gǔ①<名>骨头。《殽之战》:“必死是间,余收尔~焉。”
【又】指死人。杜甫《自京赴奉先县咏怀》:“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②<名>文学作品的刚健的风格。刘勰《文心雕龙·风骨》:“结言端直,则文~成焉。”
【又】人的气质、气概。《宋书·武帝纪》:“及长,身长七尺六寸,风~奇特。”
【骨力】⒈力气。⒉笔法雄健有力。
【骨立】人相当消瘦。来源:《古汉语常用字字典》(冯蒸主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