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ǐ①<代>自己。《孙膑减灶》:“庞涓~知智穷兵败,乃~刭。”《望洋兴叹》:“于是焉河伯欣然~喜。”②<副>亲自。《信陵君窃符救赵》:“赵王及平原君~迎公子于界。”《垓下之战》:“项王乃悲歌慷慨,~为诗曰……。”③<代>其;他(她)的。《孔雀东南飞》:“中有双飞鸟,~名为鸳鸯。”《陌上桑》:“秦氏有好女,~。名为罗敷”④<副>原来;本来。《陌上桑》:“使君~有妇,罗敷。有夫”《孔雀东南飞》:“我~不驱卿,逼迫有阿母。”⑤<副>自然;当然。《活板》:“以手拂之,其印~落,殊不沾污。”《订鬼》:“思念存想,~见异物也。”⑥<介>从;由。《察今》:“其剑~舟中坠于水。”《为学》:“越明年,贫者~南海还。”⑦<介>在;自从。《三峡》:“~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孔雀东南飞》:“~君别我后,人事不可量。”⑧<连>常“自非”连用,相当于“除非”、“假如不是”。《三峡》:“~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左传·成公十六年》:“唯圣人能内外无患,~非圣人,外宁必有内忧。”⑨<连>表示让步,相当于“即使”。《汉书·周昌传》:“昌为人强力,敢直言,~萧、曹等皆卑下之。”⑩<助>增音节,不译。《孔雀东南飞》:“物物各~异。种种在其中。”
【自好】自洁其身。
【自谴】自己排谴忧虑。
【自修】自我修养。自然而此治。
【自许】自己以赞美之词说自己。
【自引】⒈自己辞去官职。⒉自杀。
【自用】按自己的主张行事,不理会别人的意见。来源:《古汉语常用字字典》(冯蒸主编)
qì①<动>抛弃;舍弃。《六国论》:“举以予人,如~草芥。”②<动>糟蹋。《陶侃》:“生无益于时,死无闻于后,是自~也。”③<形>舍弃的;废弃的。《芙蕖》:“只有霜中败叶,零落难堪,似成~物矣。”
【弃世】⒈摒绝俗务,超脱世外。⒉死的委婉说法。
【弃市】古代在闹市执行死刑,并将尸体暴露街头示众,称“弃市”。来源:《古汉语常用字字典》(冯蒸主编)
zǐ①<代>自己。《孙膑减灶》:“庞涓~知智穷兵败,乃~刭。”《望洋兴叹》:“于是焉河伯欣然~喜。”②<副>亲自。《信陵君窃符救赵》:“赵王及平原君~迎公子于界。”《垓下之战》:“项王乃悲歌慷慨,~为诗曰……。”③<代>其;他(她)的。《孔雀东南飞》:“中有双飞鸟,~名为鸳鸯。”《陌上桑》:“秦氏有好女,~。名为罗敷”④<副>原来;本来。《陌上桑》:“使君~有妇,罗敷。有夫”《孔雀东南飞》:“我~不驱卿,逼迫有阿母。”⑤<副>自然;当然。《活板》:“以手拂之,其印~落,殊不沾污。”《订鬼》:“思念存想,~见异物也。”⑥<介>从;由。《察今》:“其剑~舟中坠于水。”《为学》:“越明年,贫者~南海还。”⑦<介>在;自从。《三峡》:“~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孔雀东南飞》:“~君别我后,人事不可量。”⑧<连>常“自非”连用,相当于“除非”、“假如不是”。《三峡》:“~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左传·成公十六年》:“唯圣人能内外无患,~非圣人,外宁必有内忧。”⑨<连>表示让步,相当于“即使”。《汉书·周昌传》:“昌为人强力,敢直言,~萧、曹等皆卑下之。”⑩<助>增音节,不译。《孔雀东南飞》:“物物各~异。种种在其中。”
【自好】自洁其身。
【自谴】自己排谴忧虑。
【自修】自我修养。自然而此治。
【自许】自己以赞美之词说自己。
【自引】⒈自己辞去官职。⒉自杀。
【自用】按自己的主张行事,不理会别人的意见。来源:《古汉语常用字字典》(冯蒸主编)
bào①<形>又猛又急;突然。《狼》:“屠~起,以刀劈狼首。”《察今》:“雍水~益,荆人弗知。”②<形>凶残。《陈涉世家》:“伐无道,诛~秦。”③<动>欺凌;损害。《周处》:“并皆~犯百姓。”④<形>急躁;暴躁。《孔雀东南飞》:“我有亲父兄,性行~如雷。””
pù①<动>晒,后作“曝”。《劝学》:“虽又槁~,不复挺者。”②<动>暴露。《六国论》:“~霜露,斩荆棘,以有尺寸之地。”来源:《古汉语常用字字典》(冯蒸主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