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ū①<形>弯曲;不直。《兰亭集序》:“引以为流觞~水,列坐其次。”《病梅馆记》:“梅以~为美,直则无姿。”
【又】弯曲程度。《劝学》:“其~中规。”
【又】弯曲处;拐弯处。《复庵记》:“自是而东,则汾之一~。”②<名>偏僻之地。司马迁《报任安书》:“仆少负不羁之才,长无乡~之誉。”③<形>不正派;不公正。《屈原列传》:“谗谄之蔽明也,邪~之害公也。”④<名>理屈;理亏。《廉颇蔺相如列传》:“赵予壁而秦不予赵城,~在秦。”
qǔ①<名>乐曲。《琵琶行》:“莫辞更坐弹一~,为君翻作《琵琶行》。”②<名>韵文的一种文体。泛指秦汉以来各种可入乐的乐曲,又专指宋以后的南曲,北曲。
【曲室】深邃的密室。
【曲笔】⒈史官和史家编史、记事有所顾忌或徇情避讳,而不直书其事,称作曲笔。⒉徇情枉法定案。来源:《古汉语常用字字典》(冯蒸主编)
lǐ①<名>古代居民的基层行政单位。顾炎武《日知录》:“以县统乡,以乡统~。”②<名>家乡;乡里;里巷。《周处》:“凶强侠气,为乡~所患。”③<量>长度单位,用于计算里程和面积,实际长度各朝代不等。《劝学》:“不积跬步,无以至千~。”④<名>衣服、被褥等的内层。《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布衾多年冷似铁,娇儿恶卧踏~裂。”⑤<名>里面;内部;当中。《观沧海》:“星汉灿烂,若出其~。”来源:《古汉语常用字字典》(冯蒸主编)
2guǎi拐骗。
【拐脖儿】弯成直角的铁皮烟筒,用来连接两节烟筒,使互相垂直。
【拐带】用期骗手段把妇女小孩儿携带远走。
【拐棍】(~儿)走路时拄的棍子,手拿的一头多是弯曲的。
【拐角】(~儿)拐弯儿的地方:房子的~有个消火栓。
【拐骗】用欺骗手段弄走(人或财物)。
【拐弯】(~儿)(1)行路转方向:拐了三道弯儿|车辆~要慢行。(2)(思路、语言等)转变方向:话说得离题太远,不容易拐过弯儿来。(3)拐角。
【拐杖】拐棍。
【拐肘】<方>胳膊肘子。
【拐子】1<口>腿脚瘸的人。
【拐子】2(1)一种简单的木制工具,形状略象‘工’字,两头横木短,中间直木长。把丝纱等绕在上面,拿下来就可以成桄(guàng)。(2)拐1⑤。
【拐子】3拐骗人口、财物的人。来源:《现代汉语词典》(商务印书馆)
wān(1)弯曲:树枝都被雪压~了。(2)使弯曲:~腰|~着身子。(3)(~儿)弯子:转~抹角|这根竹竿有个~儿。(4)<书>拉(弓)。
【弯度】物体弯曲的程度。
【弯路】不直的路,比喻工作、学习等不得法而多费的冤枉工夫。
【弯曲】不直:小溪弯弯曲曲地顺着山沟流下去。
【弯曲形变】棒状或板状材料的一端固定,对另一端施加与纵轴方向垂直的外力,使材料发生弯曲的形变。
【弯子】弯曲的部分。也说弯儿。来源:《现代汉语词典》(商务印书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