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á①<动>抓住;握持。《鲁提辖拳打镇关西》:“手里~串拍板。”②<动>捉拿;逮捕。《范进中举》:“打了天上的星宿,阎王就要~去打一百铁板。”③<动>取。《范进中举》:“郎中又~茶来吃了。”④<介>把。《制台见洋人》:“走到外头,~帽子摘了下来。”来源:《古汉语常用字字典》(冯蒸主编)
qiāng(1)(~儿)动物身体内部空的部分:胸~|口~|满~热血◇炉~儿。(2)(~儿)话:开~|答~。(3)(~儿)乐曲的调子:高~|花~|唱~儿。(4)(~儿)说话的腔调:京~|学生~。(5)量词,用于宰杀过的羊(多见于早期白话)。
【腔肠动物】无脊椎动物的一门,体壁由内外两胚层构成,两层之间为胶质,身体中间有一个空腔,既是消化器官,又是体腔。体形有两种,一为钟形或伞形,如水母,一为圆筒形,如水螅和珊瑚。多生活在海洋中。
【腔调】(1)戏曲中成系统的曲调,如西皮、二黄等。(2)调子。(3)指说话的声音、语气等:听他说话的~是山东人。
【腔子】(1)胸腔。(2)动物割去头后的躯干。来源:《现代汉语词典》(商务印书馆)
zuò①<动>起来;起身。《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舍瑟而~。”②<动>兴起;出现。《五蠹》:“有圣人~,构木为巢以避群害。”③<动>发动;发出;发生。《过秦论》:“一夫~难而七庙隳。”《与朱元思书》:“泉水激石,泠泠~响。”《狱中杂记》:“此疫~也。”④<动>演奏。《石钟山记》:“如乐~焉。”⑤<动>振作;振奋。《曹刿论战》:“一鼓~气,再鼓而衰。”⑥<动>干;做。《出师表》:“若有~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宜付有司论其刑赏。”⑦<动>充任。《滕王阁序》:“家君~宰,路出名区。”⑧<动>制作;建造。《张衡传》:“遂乃研核阴阳,妙尽璇机之正,~浑天仪。”⑨<动>创作;写作。《滕王阁序》:“登高~赋,是所望于群公。”⑩<动>劳作;劳动。《桃花源记》:“其中往来种~,男女衣着,悉如外人。”⑾<名>作品。《图画》:“中国画家自临摹旧~入手。”⑿<象>摹写老鼠活动的声音。《口技》:“微闻有鼠~~索索。”
【作计】⒈主意。⒉打主意。
【作色】生气;变脸色。
【作手】能手。
【作死】自寻死路。
【作用】⒈努力。⒉作为。来源:《古汉语常用字字典》(冯蒸主编)
tiáo①<动>协调;调和。于谦《喜雨行》:“但愿风~雨顺民安业。”②<动>烹调;调味。也指烹调的滋味。《察今》:“尝一脟肉,而知一镬之味,一鼎之~。”③<动>调节;节制。《治平篇》:“水旱疾役,即天地~剂之法也。”④<动>调弄;弹奏。《陋室铭》:“可以~素琴,阅金经。”⑤<动>调理休养。《杨修之死》:“原来被魏延射中人中,折却门两个,急令医士~治。”⑥<动>调笑;嘲弄。《世说新语·排调》:“康僧渊目深而鼻高,王丞相每~之。”
diào①<动>调动;调迁。《记王忠肃翱事》:“婿竟不~。”②<名>音调;乐调。《琵琶行》:“未成曲~先有情。”来源:《古汉语常用字字典》(冯蒸主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