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óu(1)人身最上部或动物最前部长着口、鼻、眼等器官的部分。(2)指头发或所留头发的样式:剃~|留~|梳~|平~|分~。(3)(~儿)物体的顶端或末梢:山~|笔~儿|中间粗,两~儿细。(4)(~儿)事情的起点或终点:话~儿|提个~儿|这样一条线一条线地,织到什么时候才是个~儿呀!(5)(~儿)物品的残余部分:布~儿|蜡~儿|铅笔~儿。(6)(~儿)头目。(7)(~儿)方面:他们是一~儿的|心挂两~。(8)第一:~等|~号。(9)领头的;次序居先的:~车|~马|~羊。(10)用在数量词前面,表示次序在前的:~趟|~一遍|~半本|~几个|~三天(=前面的三天)。(11)<方>用在‘年’或‘天’前面,表示时间在先的:~年(=去年或上一年)|~天(上一天)|~两年(=去年和前年,或某年以前的两年)|~三天(=昨天、前天和大前天,或某天以前的三天)。(12)临;接近:~五点就得动身|~鸡叫我就起来了|~吃饭要洗手。(13)用在某两个数字之间,表示约数,兼表数目不大:十~八块|三~五百。(11)量词。a)用于牛、驴、骡、羊等家畜:一~牛|两~驴。b)用于蒜:一~蒜。另见tou。
【头寸】(1)旧时指银行、钱庄等所拥有的款项。收多付少叫头寸多,收少付多叫头寸缺,结算收付差额叫轧(gá)头寸,借款弥补差额叫拆头寸。(2)指银根,如银根松也说头寸松,银根紧也说头寸紧。
【头等】第一等;最高的:~舱|~大事|~重要任务。
【头顶】头的顶部。
【头发】<轻>人的前额以上、两耳以上和后颈部以上生长的毛。
【头伏】初伏。
【头骨】构成头颅的骨头,包括额骨、顶骨、颞骨、枕骨、蝶骨等。
【头号】(1)第一号;最大号:~字。(2)最好的:~面粉。
【头角】比喻青年的气概或才华:露~|~峥嵘。
【头巾】(1)古代男子裹头的纺织物;明清两代读书人裹头的纺织物。(2)现代妇女裹头的纺织物,多为正方形。
【头颈】<方>脖子。
【头口】<方>牲口。
【头里】(1)前面:您~走,我马上就来|工作和学习,他样样都走在~。(2)事前:咱们把话说在~,不要事后翻悔。
【头领】首领(多见于早期白话)。
【头颅】人的头:抛~,洒热血。
【头路】1头等的(货物等)。
【头路】2<方>(1)头发朝不同方向梳时中间露出头皮的一道缝儿。(2)头绪。
【头马】马群或马帮中领头的马。
【头面】<轻>旧时妇女头上妆饰品的总称。
【头面人物】指社会上有较大势力和声望的人物(多含贬义)。
【头目】某些集团中为首的人(多含贬义):大~|小~。
【头难】<方>(做事)起头时感觉困难:什么事情总是~,做了一阵就容易了。
【头脑】(1)脑筋;思想能力:~清楚|胜利冲昏~。(2)头绪:摸不着~(弄不清头绪)。(3)<口>首领。
【头年】(1)第一年:三年看~。(2)<方>去年或上一年。
【头皮】(1)头顶及其周围的皮肤:挠着~想主意。(2)头皮表面脱落下来的碎屑。
【头钱】旧时赌博抽头所得的钱。
【头人】旧时我国某些少数民族中的首领。
【头晌】<方>上午。
【头生】(1)第一胎生的。(2)(~儿)第一胎生下的孩子。
【头绳】(1)(~儿)用棉、毛、塑料等制成的细绳子,主要用来扎发髻或辫子。(2)<方>毛线。
【头虱】虱子的一种,体长形,灰白色,有的带黑色或黄色,脚短而粗。寄生在人的头发里。卵白色。头虱能传播斑疹伤寒等疾病。
【头套】一种化装用具,套在演员头上,使头型、发式等符合某种需要。
【头疼】头痛。
【头天】(1)上一天。(2)第一天。
【头痛】头部疼痛,比喻感到为难或讨厌。
【头头儿】<口>某单位或某集团的为首的人。
【头陀】指行脚乞食的和尚。[梵dhūta]
【头衔】指官衔、学衔等称号。
【头像】肩部以上的人像。
【头囟儿】<方>囟门。
【头胸部】某些节肢动物(如螃蟹、虾)的头部和胸部紧连在一起,合称为头胸部。
【头绪】复杂纷乱的事情中的条理:茫无~。
【头癣】皮肤病,病原体是霉菌,有白癣和黄癣两种,能传染。
【头雁】雁群中领头飞的大雁。
【头羊】羊群中领头的羊。
【头油】抹在头发上的油质化妆品。
【头晕】头昏、眼花、身体摇动的感觉。参看〖眩晕〗。
【头针疗法】按照不同病症在头皮上选取相关的特定区域进行针刺的方法。主要适应于脑源性疾患,如脑血栓形成、脑出血、脑动脉内膜炎等后遗症一类疾患。
【头状花序】花序的一种,花轴很短,顶端扩大,呈扁平的盘状或球形,上面生许多没有花梗的花,如菊、向日葵的花序。
【头子】首领(含贬义):土匪~|流氓~。来源:《现代汉语词典》(商务印书馆)
tòng①<形>疼痛。《扁鹊见蔡桓公》:“居五日,桓侯体~。”②<形>悲痛;悲哀。《<指南录>后序》:“~定思~,~何如哉。”③<形>痛心。《出师表》:“未尝不叹息~恨于桓灵也。”④<形>痛恨;怨恨。《五人墓碑记》:“吴之民方~心焉,于是乘其厉声以呵。”⑤<副>痛快地;尽情地。《鲁提辖拳打镇关西》:“俺只指望~打这厮一顿。”来源:《古汉语常用字字典》(冯蒸主编)
nǎo(1)人体中管全身知觉、运动和思维、记忆等活动的器官,是神经系统的主要部分,由前脑、中脑和后脑构成。动物的脑只有管全身感觉、运动的作用。(2)脑筋:人人动~,个个动手,大挖生产潜力。(3)指从物体中提炼出的精华部分:樟~|薄荷~|茴香~。
【脑充血】脑部血管血液增多的病症,发病时有颜面发红、眼花、耳鸣、头痛等症状,是由于过度疲劳、心脏疾患、脑血管病变等引起。
【脑袋】<轻><口>(1)头(tóu)①。(2)脑筋。
【脑袋瓜子】<方>(1)头①。(2)脑筋。
【脑电波】脑子的活动产生的电效应,经过电子仪器放大后可以在纸带上划出波状条纹,或用示波器显示出来。通过脑电波的观察可以帮助诊断脑部的各种疾患,或进行有关思维活动的研究。
【脑儿】供食用的动物脑髓或象脑髓的食品:猪~|羊~|豆腐~儿。
【脑瓜子】<方>头①。也说脑瓜儿。
【脑海】指脑子(就思想、记忆的器官说):十五年前的旧事,重又浮上他的~。
【脑积水】脑脊液在脑膜腔内或脑室内蓄积过多的病症,症状是脑室扩张,颅骨骨缝张开,头部静脉怒张,头痛,智力发育停止。
【脑脊液】无色透明液体,充满于脑室、脊髓中央管和蛛网膜(脑膜的中层)下腔中,并在这些地方循环活动。有保护中枢神经系统和运走中枢神经系统代谢产物的作用。
【脑际】脑海(就记忆、印象说)。
【脑浆】头骨破裂时流出来的脑髓。
【脑筋】(1)指思考、记忆等能力:动~|开动~找窍门|他~好,多少年前的事还记得很清楚。(2)指意识:旧~|新~。
【脑壳】<方>头(tóu)①。
【脑力】人的记忆、理解、想象等的能力。
【脑力劳动】以消耗脑力为主的劳动,如管理国家事务,组织生产,以及从事政治、文化和科学研究等活动。
【脑颅】见‘颅’。
【脑门子】<方>前额。
【脑膜】脑表面的结缔组织,有三层,最外层是硬脑膜,中间是蛛网膜,里层是软脑膜。脑膜和脊膜相连,中间有脑脊液。脑膜有保护脑的作用。
【脑膜炎】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的通称。
【脑贫血】脑部血管血液过少的病症,有面色苍白、四肢无力、恶心、头痛、耳鸣等症状,多由失血、营养不良等引起。
【脑桥】后脑的一部分、与小脑相连,上接中脑,下接延髓。它和延髓能传导感觉器官的感觉给大脑皮质,并传导大脑皮质的兴奋到脊髓以外的其他部分。
【脑上体】内分泌腺之一,在第三脑室的后上部,形状象松树的果实。七岁以下小儿的脑上体比较发达,所分泌的激素有抑制性腺成熟的作用。也叫松果腺或松果体。
【脑勺子】<方>头的后部。
【脑神经】在人体脑颅的底部,由延髓、脑桥、中脑、间脑等发出的神经,共有十二对。除迷走神经支配心脏和胃肠的活动外,其余都管颈部以上的知觉和运动。
【脑室】脑的空腔,共分四个,四个脑室上下相通,内部充满脑脊液。
【脑下垂体】见〖垂体〗。
【脑炎】流行性乙型脑炎的通称。
【脑溢血】病,脑血管发生病变,血液流出管壁,使脑机能遭受破坏。血管硬化、血压突然上升等都能引起脑溢血。发病前有头痛、头晕、麻木、抽搐等症状,发病时立即昏迷,重的很快死亡。
【脑汁】费脑筋叫‘绞脑汁’。
【脑子】(1)<口>脑①。(2)脑筋:他~好,又用功,学习成绩很好|这个人太没~了,才几天的事儿就忘了。来源:《现代汉语词典》(商务印书馆)
rè(1)物体内部分子不规则运动放出的一种能。物质燃烧都能产生热。(2)温度高;感觉温度高(跟‘冷’相对):~水|趁~打铁|三伏天很~。(3)使热;加热(多指食物):~一~饭|把菜汤~一下。(4)生病引起的高体温:发~|退~。(5)情意深厚:亲~|~爱|~心肠儿。(6)形容非常羡慕或急切想得到:眼~|~中。(7)受很多人欢迎的:~货|~门儿。(8)放射性强:~原子。
【热爱】热烈地爱:~工作|~祖国。
【热泵】把热量从温度较低物体转移给温度较高物体的机械。能以吸收或压缩的方式,把存在于自然环境中的热聚积起来,使之成为有用的热能。
【热病】中医指急性发作、以体温增高为主要症状的疾病。
【热肠】热心;热情。
【热潮】形容蓬勃发展、热火朝天的形势。
【热忱】热情。
【热诚】热心而诚恳:~的爱戴。
【热处理】使材料内部结构发生变化而取得某种性能的一种工艺,一般是把材料加热到一定温度,然后进行不同程度的冷却。主要用于金属材料。
【热传导】也叫导热。由于大量分子、原子的相互撞击,使热量从物体的温度较高部分传至温度较低部分的过程。是固体中热传递的主要方式。
【热带】赤道两侧南回归线和北回归线之间的地带。热带受到太阳的热量最多,冬季夏季的昼夜时间相差不多,全年气温的变化不大,降雨多而均匀,因此生长着丰富的植物。也叫回归带。
【热带鱼】产于热带或亚热带海水中的鱼类,一般指其中可供观赏的鱼。这些鱼身体小,形状奇异,颜色美丽。
【热带雨林】热带气候终年湿润地区的常绿森林群落。
【热电偶】用两种不同的金属材料焊接成的元件,两端受热不同时就产生单向电流,温度差越大,产生的电流也越强。用于制造温度计和高灵敏度的电流计等。
【热电效应】半导体或连接起来的两种不同的金属,当两端保持不同的温度时就产生电流,反之,当电流通过两端时,一端吸热,另一端放热。这种现象叫热电效应。
【热定型】对具有可塑性的纤维在有张力的情况下进行高温处理,以固定其结构和形状。热定型能起到防缩、防皱的作用。
【热度】(1)冷热的程度:物体燃烧需要一定的~。(2)<口>指高于正常的体温:打了一针,~已经退了点儿了。
【热敷】用热的湿毛巾、热砂或热水袋等放在身体的局部来治疗疾病。热敷能加速炎症过程的变化,并使炎症逐渐消退,此外还能促进局部血液循环,对关节炎等有疗效。也叫热罨(rèyǎn)。
【热辐射】物体因自身的温度而以电磁辐射的形式向外发射能量。温度越高,辐射越强。太阳传给地球的热量就是以热辐射方式经过宇宙空间而来的。
【热功当量】相当于单位热量的功的数量。
【热固性】某些塑料、树脂加热软化成形,冷凝后再加热也不再软化,这种性质叫热固性。如酚醛塑料的性质。
【热合】指塑料、橡胶等材料加热后黏合在一起。
【热和】<轻><口>(1)热(多表示满意):锅里的粥还挺~。(2)亲热:同志们一见面就这么~。
【热核反应】在极高温度下,轻元素的原子核产生极大的热运动而互相碰撞,聚变为另外一种原子核的过程。也叫聚变反应。
【热核武器】见〖氢弹〗。
【热烘烘】(~的)形容很热:炉火很旺,屋子里~的。
【热乎】<轻>热和。
【热乎乎】形容热和。
【热呼】<轻>同〖热乎〗。
【热呼呼】同〖热乎乎〗。
【热化】联合生产电能和热能的一种方式。火力发电厂除供应电能外,并利用蒸汽机已经作过功的蒸汽或燃气轮机排出的废气供应蒸汽或热水。
【热火】<轻>(1)热烈:广场上锣鼓喧天,场面可~啦。(2)同〖热和〗。
【热机】各种变热能为机械能的机器的统称,如蒸汽机、内燃机、汽轮机等。
【热加工】对在高温状态下的金属进行加工。一般有铸造、热轧、热处理、锻造等工艺,有时也包括焊接。
【热辣辣】(~的)形容热得象被火烫着一样:太阳晒得人~的|他听了大家的批评,脸上~的。
【热浪】(1)猛烈的热气。(2)指热的辐射。
【热泪】因非常高兴、感激或悲伤而流的眼泪:~盈眶|两眼含着~。
【热力】由热能产生的作功的力。
【热力学】研究热现象中物态转变和能量转换规律的学科。它着重研究物质的平衡状态以及与平衡状态偏离不大的物理、化学过程。
【热恋】热烈地恋爱。
【热量】温度高的物体把能量传递到温度低的物体上,所传递的能量叫做热量。通常指热能的多少,单位是卡。
【热烈】兴奋激动:~的掌声|小组会上发言很~。
【热流】指激动振奋的感受:读了同志们的慰问信,不由得一股~传遍全身。
【热门】(~儿)吸引许多人的事物:~货|~学科。
【热敏电阻】利用半导体的热敏性制成的电阻。用在电讯和自动机械的控制系统中,又用来制造温度计。
【热敏性】当外界温度升高时,半导体导电能力增加,当外界温度降低时,半导体导电能力降低。半导体的这种特性叫热敏性。
【热闹】<轻>(1)(景象)繁盛活跃:~的大街|广场上人山人海,十分~。(2)使场面活跃,精神愉快:我们准备组织文娱活动,来~一下|到了节日大家~~吧!(3)(~儿)热闹的景象:他只顾着瞧~,忘了回家了。
【热能】物质燃烧或物体内部分子不规则地运动时放出的能量,是一种很重要的能源。通常也指热量。
【热膨胀】温度升高时物体长度、面积或体积的增加。
【热切】热烈恳切:~的愿望。
【热情】(1)热烈的感情:爱国~|工作~。(2)有热情:农民对下放干部非常~。
【热容量】某一物体温度升高摄氏1度所需的热量,即相当于该物体的质量和它的比热的乘积。
【热射病】在高温、高湿环境中,机体因散热受到障碍,使热量积蓄体内而引起的疾病。主要症状有体温升高、头痛、头晕、心跳加速等,重者可发生昏倒。
【热水袋】盛热水的橡胶袋,用于热敷或取暧。
【热水瓶】<口>暖水瓶。
【热塑性】某些塑料、树脂等可反复进行加热、软化、冷却、凝固,这种性质叫热塑性。如聚氯乙烯、聚苯乙烯就有这种性质。
【热腾腾】(~的)形容热气蒸发的样子:一笼~的包子|太阳落了山,地上还是~的。
【热望】热烈盼望。
【热污染】指工矿企业生产过程中把大量高温的废水排入江河湖海,使水域的水温升高。热污染会影响水下生物的生长、繁殖。
【热线】1见〖红外线〗。
【热线】2为了便于马上联系而经常准备着的直接连通的电话或电报线路,多用于各国首脑之间。
【热孝】祖父母、父母或丈夫去世不久身穿孝服,叫热孝在身。
【热心】有热情,有兴趣,肯尽力:~给大家办事|他对工会工作向来~。
【热心肠】<口>(~儿)待人热情、做事积极的性情。
【热学】物理学的一个分科。它研究热的性质、热的传播、热效应、物体受热后的变化、温度的测定等。
【热血】比喻为正文事业而献身的热情:满腔~|~沸腾。
【热压釜】见〖加压釜〗。
【热罨】见〖热敷〗。
【热药】中医指具有热性或温性、能够祛寒的药,如附子、肉桂、干姜等。
【热饮】饮食业中指热的饮料,如热茶、热咖啡等。
【热源】发出热量的物体,如燃烧的木柴、煤炭等。
【热月政变】法国大革命期间,资产阶级右派集团推翻雅各宾专政的一次反革命政变。发生于法国新历共和2年热月(1794年7月27日),史称热月政变。参加者被称为热月党人。
【热运动】构成物质的大量分子、原子等所进行的不规则运动。热运动越剧烈,物体的温度越高。
【热战】指使用武器的实际战争(对‘冷战’而言)。
【热障】高速飞行的物体(如飞机、火箭等)速度增加到音速的2.5倍以上时,围绕在物体表面的空气骤然增加到900℃以上,使一般物体的结构发生变化,遭到破坏,这种现象叫做热障。
【热症】中医指发热、口渴、舌红、便秘、烦躁不安、脉搏快等综合症状。
【热中】(1)急切盼望得到个人的地位或利益:~名利。(2)十分爱好某种活动:~于滑冰。‖也作热衷。来源:《现代汉语词典》(商务印书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