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íng①<名>古代设在路边供旅客停宿的公共房舍。李白《菩萨蛮》:“何处是归程?长~连短~。”②<名>秦汉时基层行政单位。十里一亭,十亭一乡。《高祖还乡》:“你本身做~长,耽几盏酒。”③<名>亭子;有顶无墙的建筑。《醉翁亭记》:“有~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
【亭候】古代用来侦察、监视敌情的岗亭。
【亭亭】⒈耸立的样子。⒉独立高洁的样子。⒊山名,在山东泰安南。
【亭午】正午。来源:《古汉语常用字字典》(冯蒸主编)
tái①<名>土筑的高台,供观察瞭望用。《老子》:“九层之~,起于累土。”②<名>古代官署名。如汉代称尚书为“中台”,御史为“宪台”,谒者为“外台”。③<名>奴隶的一个等级。《左传·昭公七年》:“仆臣~。”④<名>星名,即三台(六颗星)。古代用“三台”比“三公”(古代最高的官位),因此旧时常用“台”来作为对别人的敬称。如“兄台”、“台甫”。
yí①<代>何;什么。《书·汤誓》:“夏罪其如~?”班固《典引》:“今其如~独阙也?”②<代>第一人称。我;我的。《尚书·说命上》:“朝夕纳诲,以辅~德。”③<形>通“怡”。愉快。《史记·太史公自序》:“唐尧逊位,虞舜不~。”
【辨】亭、臺、榭、楼、阁。“亭”在上古只指旅宿的亭或观察瞭望用的亭。“园亭”的“亭”的意义是后起的。,它有顶无墙。“臺”的特点是筑土很高,也就是一种高坛。“榭”是臺上的房子。“楼”是重屋,上下都可以住人。“阁”是架空的楼,不同于一般的“楼”。来源:《古汉语常用字字典》(冯蒸主编)
lóu①<名>两层以上的房屋建筑。《黄冈竹楼记》:“因作小~二间,与月波~通。”②<名>指酒店、茶馆、歌舞游乐场。《鲁提辖拳打镇关西》:“三人来到潘家酒~上。”来源:《古汉语常用字字典》(冯蒸主编)
gé①<名>用木材架于空中的道路。《战国策·齐策》:“故(田单)为栈道木~经迎王与后于城阳山中,王乃得反。”②<名>楼与楼之间的空中通道。谢朓《和江丞北戍琅琊城》:“春成丽白日,阿~跨层楼。”③<名>内室,旧时常指女子的卧房。《木兰诗》:“开我东~门,坐我西~床。”④<名>一种小楼。《柳毅传》:“始见台~相向,门户千万。”《阿房宫赋》:“五步一楼,十步一~。”⑤<名>收藏书籍或供佛的寺方。《汉书·扬雄传》:“时雄校书天禄~上。”⑥<名>藏物的小房间。《项脊轩志》:“项脊轩,旧南阁子也。”⑦<名>官署。《孔雀东南飞》:“汝是大家子,仕宦于台~。”⑧<动>同“搁”。放置;搁置。《新唐书·刘知几传》:“~笔相视。”《长亭送别》:“我见他~泪汪汪不敢垂。”
【辨】亭,台,榭,楼,阁。见“台”字。
【阁手】拱手而无所作为。来源:《古汉语常用字字典》(冯蒸主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