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iǎo①<名>飞禽的总称。《说文解字》:“~,长尼禽总禽也。”《与朱元思书》:“好~相鸣,嘤嘤成韵”②<名>古指南方朱鸟七宿星名。《尚书·尧典》:“日中星~。”来源:《古汉语常用字字典》(冯蒸主编)
kū因痛苦悲哀或感情激动而流泪,有时候还发出声音:~泣|放声大~。
【哭鼻子】<口>哭(含诙谐意)。
【哭哭啼啼】没完没了地哭。
【哭泣】轻声哭。
【哭穷】口头上向人装穷。
【哭丧棒】旧俗出殡时孝子拄的棍子。
【哭丧着脸】心里不痛快,脸上流露出很不高兴的样子。来源:《现代汉语词典》(商务印书馆)
yuán哺乳动物,跟猴相似,比猴大,种类很多,没有颊囊和尾巴,有的形状跟人类很相似。生活在森林中。如猩猩和长臂猿。
【猿猴】猿和猴。
【猿人】最原始的人类。猿人还保留猿类的某些特征,但已能直立行走,并产生了简单的语言,能制造简单的生产工具,知道用火熟食等。
【猿叶虫】昆虫,有大猿叶虫和小猿叶虫两种。大猿叶虫长椭圆形,鞘翅上有不规则的粗点;小猿叶虫短椭圆形,鞘翅上有排列规则的细点。成虫和幼虫都吃蔬菜,是农业害虫。来源:《现代汉语词典》(商务印书馆)
tí①<动>叫;鸣。《游园》:“遍青山~红了杜鹃。”《江畔独步寻花》:“自在娇莺恰恰~。”《琵琶行》:“其间旦暮闻何物?杜鹃~血猿哀鸣。”②<动>哭;放声哭。《察今》:“见人方引婴儿投之江中,婴儿~。”《口技》:“儿含乳~声,大儿初醒声,……一时齐发,众妙毕备。”来源:《古汉语常用字字典》(冯蒸主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