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íng①<动>鸟叫。《与朱元思书》:“好鸟相~,嘤嘤成韵。”②<动>发出声响。《琵琶行》:“银瓶乍破水浆迸,铁骑突出刀枪~。”
【又】<动使动>使……鸣;使……发出声响。《石钟山记》:“虽大风浪不能~也。”③<动>敲击发声。《陈州粜米》:“也还要上登闻将怨鼓~。”④<动>扬名;出名。《柳敬亭传》:“此子机变,可使以其技~。”
【鸣镝】响箭。
【鸣銮】指皇帝或贵族出行。
【鸣玉】腰间佩玉发出声响。
【鸣驺】贵官出行时驺卒喝道。来源:《古汉语常用字字典》(冯蒸主编)
yě①<名>郊外;田野。《捕蛇者说》:“永州之~产异蛇。”②<形>野外自然生长的。《醉翁亭记》:“~芳发而幽香。”③<名>民间,与“朝”相对。《五人墓碑记》:“况草~之无闻者欤?”④<形>粗野。《芋老人传》:“天下有缙绅士大夫所不能言,而~老鄙夫能言者,往往而然。”
【野老】乡间老人。
【野马】⒈产于北方的一种马。⒉春日野外林泽间的雾气。
【野人】⒈乡野之民;农夫。⒈未开化的人。⒊无官职的平民。
【野史】由私人编撰的非官方的史书。
【野战】在要塞或城市以外的广大地区作战,又指不按常规作战。来源:《古汉语常用字字典》(冯蒸主编)
shí①<动>吃。《寡人之于国也》:“不违农时,谷不可胜~也。”②<名>吃的东西;食物。《寡人之于国也》:“狗彘食人~而不知检。”③<名>粮食。曹操《置屯田令》:“夫定国之术,在于强兵足~。”④<动>通“蚀”,亏缺。《诗经·十月之交》:“彼月而~,则维其常。”
【又】特指日食或月食。《论语》:“君子之过也,如日月之~焉。”
sì①<动>使……食;拿东西给人吃。《荷蓧丈人》:“杀鸡为黍而~之。”②<动>饲养;喂食。《捕蛇者说》:“谨~之,时而献焉。”
【食客】古代寄食贵族官僚家里,为主人出谋划策奔走效劳的人。
【食邑】封建时分封给卿大夫的领地。来源:《古汉语常用字字典》(冯蒸主编)
píng见〖苹果〗。
【苹果】(1)落叶乔木,叶子椭圆形,花白色带有红晕。果实圆形,味甜或略酸,是普通的水果。(2)这种植物的果实。
【苹果绿】浅绿。来源:《现代汉语词典》(商务印书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