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í①<形>奇异;不同寻常。《涉江》:“余幼好此~服兮,年既老而不衰。”《游褒禅山记》:“入之愈深,其进愈难,而其见愈~。”
【又】不常用的;罕见的。《活板》:“有~字素无备者,旋刻之。”
【又】<形意动>以…为奇;认为…奇特。《促织》:“每闻琴瑟之声,则奕节而舞,益~之。”②<动>以……为奇;惊异。《张衡传》:“大将军邓騭~其才,累召不应。”《伤仲永》:“邑人~之,稍稍宾客其父,或以钱币乞之。”③<形>佳;好。《孔雀东南飞》:“今日违情义,恐此事非~。”陶渊明《移居》诗:“~文共欣赏,疑义相与析。”④<名>奇观;胜境;佳境。《答谢中书书》:“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者。”《游黄山记》:“而有~若此,前未一探。”⑤<名>奇谋;奇计。《老子》:“以~用兵。”《孙子·势篇》:“凡战者,以正合,以~胜。故善出~者,无穷如天地,不竭如江河。”
jī①<形>单;单数的。《山海经·海外西经》:“~肱之国,其人一臂三目。”《资治通鉴·唐敬宗宝历二年》:“每~日,未尝不视朝。”②<形>(运气、命运)不好;不顺。《史记·李将军列传》:“以为李广老,数~,毋令当单于。”③<名>零数;零头。《核舟记》:“舟首尾长约八分有~。”《阎典史传》:“凡损卒七万五千有~。”来源:《古汉语常用字字典》(冯蒸主编)
chǐ①<名>耻辱,可耻的事情。《子鱼论战》:“明~教战,求杀敌也。”②<形>羞愧,羞惭。《卖柑者言》:“坐糜廪粟而不知~。”
【又】<形意动>以……为耻辱。《师说》:“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而~学于师。”③<动>侮辱;羞辱。《国语·勾践栖会稽》:“昔者夫差~吾君于诸侯之国。”来源:《古汉语常用字字典》(冯蒸主编)
dà①<形>与“小”相对。《鸿门宴》:“~行不顾细谨。”②<形>重要的;重大的。《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故天将降大~任于斯人。”③<形>年长的;排列第一的。《木兰诗》:“阿爷无~儿,木兰无长兄。”④<副>表示范围广,数量多。《信陵君窃符救赵》:“公子于是乃置酒~会宾客。”《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安得广厦千万间,~庇天下寒士俱欢颜。”⑤<副>表示程度深。《董宣执法》:“帝~怒,召宣,欲箠杀之。”
tài①通“太”,最。《左传·襄公二十四年》:“~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②通“泰”,安定。《荀子·富国》:“故儒术诚行,则天下~而富。”
【大方】大道理。引申为专家、内行。《庄子·秋水》:“吾长见笑于~之家。”
【大成】1.太平,和平。《左传·僖公十五年》:“归之而质其大子,必得~。”2.大有成就。《老子·四十五章》:“~若缺,其用不敝。”3.比喻学术上形成完整体系。《孟子·万章下》:“孔子这谓集~。”来源:《古汉语常用字字典》(冯蒸主编)
rǔ①<名>耻辱。《岳阳楼记》:“宠~皆忘,把酒临风。”②<形>可耻。《五人墓碑记》:“其~人贱行也,视五人之死,轻重固何如哉。”③<动>辱没;受屈辱。《马说》:“故虽有名马,只~于奴隶人之手。”④<动>侮辱;欺辱。《廉颇蔺相如列传》:“相如廷叱之,~其群臣。”⑤<动>玷辱;辜负。《汉书·苏武传》:“屈节~命,虽生,何面目以归汉。”⑥<副>谦词。用于客套,意思是由于自己使对方受屈辱,可译为“承蒙”、“屈尊”、“劳驾”等。《报任安书》:“曩者~赐书。”《殽之战》:“君何~讨焉?”来源:《古汉语常用字字典》(冯蒸主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