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hèng①<形>不偏;不斜。《谏太宗十思疏》:“惧谗邪,则思~身以黜恶。”②<形>正常;正当。《狱中杂记》:“今天时顺~,死者尚稀。”③<名>规律;道理。《张衡传》:“遂乃研核阴阳,妙尽璇机之~。”④<形>公正;正直。《屈原列传》:“邪曲之害公也,方~之不容也。”⑤<形>作为主体的,与“副”相对。《狱中杂记》:“而十四司~副郎好事者。”⑥<副>恰好;正好。《孔雀东南飞》:“便利此月内,六合~相应。”⑦<副>表示状态的持续、动作的进行。《卖炭翁》:“可怜身上衣~单。”
zhēng<名>正月,阴历每年的第一个月。《诗经·小雅·正月》:“~月繁霜,我心忧伤。”来源:《古汉语常用字字典》(冯蒸主编)
qì①<名>云气;空气。《鸿门宴》:“吾令人望其~,皆龙虎,成五采。”《狱中杂记》:“屋极有窗以达~。”②<名>气候;天气。《采草药》:“此地~之不同也。”③<名>景象;景色。《饮酒》:“山~日夕佳,飞鸟相与还。”④<名>气息;呼吸。《陈情表》:“但以刘日薄西山,~息奄奄。”⑤<名>气味。《狱中杂记》:“矢溺皆闭其中,与饮食之~相薄。”⑥<名>中医指责的元气。《柳毅传》:“闻子之说,~血俱动。”⑦<名>气势;气概。《曹刿论战》:“夫战,勇~也。一鼓作~。”
【又】使气;任性;使性子。《周处》:“周处年少时,凶强侠~,为乡里所患。”⑧<名>气节;志气。《出师表》:“诚宜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恢宏志士之~。”来源:《古汉语常用字字典》(冯蒸主编)
lǐn<形>寒冷。潘岳《闲居赋》:“~秋暑退。”来源:《古汉语常用字字典》(冯蒸主编)
rán①<动>燃烧。后来写作“燃”。贾谊《陈政事疏》:“火未及~,因谓之安。”②<代>这样;那样。《鸿门宴》:“不~,籍何以至此?”③<形>是的;对的。《齐桓晋文之事》:“王曰:‘~,诚有百姓者。’”
【又】<形意动>认为……对的。《促织》:“妻曰:‘死何裨益?不如自行搜觅,冀有万一之得。’成~之。”④<词缀>用在形容或副词后,表状态,可译为“……的样子”、“地”,也可不译。《捕蛇者说》:“蒋氏大戚,汪~出涕。”《石钟山记》:“森~欲搏人。”《兰亭集序》:“快~自足,曾不知老之将至。”⑤<助>用在名词或名词短语后,与前面的动词“如”、“若”、“犹”等呼应,表示“(像)……一样”。《登泰山记》:“而半山居雾若带~。”《核舟记》:“其人视端容寂,若茶声~。”⑥<连>然而;但是。《鸿门宴》:“~不自意能先入关破秦。”来源:《古汉语常用字字典》(冯蒸主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