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uàn①<形>紊乱;没有秩序;没有条理。《曹刿论战》:“吾视其辙~,望其旗靡,故逐之。”②<动>混杂;混淆。《答谢中书书》:“晓雾将歇,猿鸟~鸣。”③<动>战乱;动乱。《桃花源记》:“自云先世避秦时~,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④<动>叛乱;作乱;反叛。《伶官传序》:“一夫夜呼,~者四应。”⑤<动>扰乱;破坏。《陋室铭》:“无丝竹之~耳,无案牍之劳形。”⑥<形>不安定;不太平;与“治”相对。《屈原列传》:“明于治~,娴于辞令。”⑦<形>慌乱;零乱。《教战守策》:“使其耳目习于钟鼓旌旗之间而不~。”⑧<名>乐曲的最后一段或辞赋中总括全篇要旨的最后一段文字。《涉江》:“~曰:鸾鸟凤皇,日以远兮。”⑨<名>男女间的正当关系。《荀子·天论》:“男女淫~。”来源:《古汉语常用字字典》(冯蒸主编)
zuò①<动>起来;起身。《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舍瑟而~。”②<动>兴起;出现。《五蠹》:“有圣人~,构木为巢以避群害。”③<动>发动;发出;发生。《过秦论》:“一夫~难而七庙隳。”《与朱元思书》:“泉水激石,泠泠~响。”《狱中杂记》:“此疫~也。”④<动>演奏。《石钟山记》:“如乐~焉。”⑤<动>振作;振奋。《曹刿论战》:“一鼓~气,再鼓而衰。”⑥<动>干;做。《出师表》:“若有~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宜付有司论其刑赏。”⑦<动>充任。《滕王阁序》:“家君~宰,路出名区。”⑧<动>制作;建造。《张衡传》:“遂乃研核阴阳,妙尽璇机之正,~浑天仪。”⑨<动>创作;写作。《滕王阁序》:“登高~赋,是所望于群公。”⑩<动>劳作;劳动。《桃花源记》:“其中往来种~,男女衣着,悉如外人。”⑾<名>作品。《图画》:“中国画家自临摹旧~入手。”⑿<象>摹写老鼠活动的声音。《口技》:“微闻有鼠~~索索。”
【作计】⒈主意。⒉打主意。
【作色】生气;变脸色。
【作手】能手。
【作死】自寻死路。
【作用】⒈努力。⒉作为。来源:《古汉语常用字字典》(冯蒸主编)
yī①<数>。《狼》:“~屠晚归。”②<连>一边;一面。《兰亭集序》:“~觞~咏,亦足以畅叙幽情。”③<形>同一;一样。《察今》:“古今~也。”④<动>看作一样。《兰亭集序》:“固知~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⑤<动>统一。《阿房宫赋》:“六王毕,四海~。”⑥<动>专一。《劝学》:“用心~也。”⑦<副>全;一概。《岳阳楼记》:“而或长烟~空,皓月千里。”⑧<副>一旦。《信陵君窃符救赵》:“公子诚~开口请如姬,如姬必许诺。”⑨<副>才;刚刚。《赤壁之战》:“初~交战,操军不利。”⑩<副>初次。《曹刿论战》:“~鼓作气。”
【一旦】⒈有一天。⒉一时;忽然。⒊形容时间很短。
【一何】多么。
【一力】⒈协力。⒉竭力。
【一体】关系密切,如同一个整体。一样,相同。
【一昨】前些日子。来源:《古汉语常用字字典》(冯蒸主编)
tuán①<形>圆。吴均《八公山赋》:“挂皎月而常~。”②<动>聚集;集合。颜延之《应诏观北湖田收》:“阳陆~精气,阴谷曳寒烟。”③<动>估量;猜度。晁元礼《少年游》:“眼来眼去又无言,教我怎生~。”④<名>名军队的编制单位。《隋书·礼仪志三》:“又步卒八十队分为四~。”⑤<量>用于成团的事物。陆游《岁暮》:“啖饭著衣常苦懒,为谁欲理一~丝?”来源:《古汉语常用字字典》(冯蒸主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