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ōng①<名>东方;东边。《木兰诗》:“~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捕蛇者说》:“悍吏之来吾乡,叫器乎~西,隳突乎南北。”
【又】<动>向东;朝东。《望洋兴叹》:“~西而视,不见水端。”《过秦论》:“南取汉中,西举巴蜀,~割膏腴之地,北取要害之郡。”②<名>主人。《礼记·曲礼》有“主人就~阶,客就西阶。”之说,以后遂称主人为~。《红楼梦》:“况且你都拿出来做这个~也不够。”
【东床】指女婿。
【东第】王公贵族所居的府第。
【东宫】太子居住的地方。又指太子。
【东君】日神。春神。东王公。
【东隅】东方日出之处,指早晨。来源:《古汉语常用字字典》(冯蒸主编)
chuáng①<名>坐榻,卧具。《孔雀东南飞》:“媒人下~去,诺诺复尔尔。”《木兰诗》:“开我东阁门,坐我西阁~。”《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头屋漏无干处,雨脚如麻未断绝。”②<名>安放器物的架子。“琴床”。③<名>井上围栏。古乐府《淮南王篇》:“后园凿井银作~。”④<名>底部。如“河床”。来源:《古汉语常用字字典》(冯蒸主编)
tǎn①<形>平直;宽广。刘义庆《世说新语·言语》:“其地~而平,其水淡而清。”
【引】开阔;广大。张衡《西京赋》:“虽斯宇之既~。”②<动>露出。刘义庆《世说新语·雅量》:“唯有一郎在东床上,~腹卧。”来源:《古汉语常用字字典》(冯蒸主编)
fù(1)躯干的一部分。人的腹在胸的下面,动物的腹在胸的后面。通称肚子(dùzi)。(2)鼎、瓶子等器物的中空而凸出的部分。
【腹地】靠近中心的地区;内地。
【腹诽】<书>嘴里虽然不说,心里认为不对。也说腹非。
【腹稿】已经想好但还没写出的文稿。
【腹股沟】大腿和腹部相连的部分。也叫鼠蹊(shǔxī)。
【腹面】动物身上胸部、腹部的那一面。
【腹膜】腹腔内包着胃肠等脏器的薄膜,由结缔组织构成。
【腹膜炎】腹膜的炎症。大多数腹膜炎病情急剧,继发于胃肠道或腹腔内其他脏器的感染、坏死、破裂或穿孔之后;原发性腹膜炎则由于细菌经血液或淋巴,侵入腹腔所引起。患者呈现持续性腹痛,并有呕吐、发热、腹胀、便秘、腹部压痛、腹肌紧张等症状。
【腹鳍】鲁类腹部的鳍,左右各一,是转换方向和支持身体平衡的器官。
【腹腔】体腔的一部分,上部有横膈膜和胸腔隔开,下部是骨盆,前部和两侧是腹壁,后部是脊椎和腰部肌肉。胃、肠、胰、肾、肝、脾等器官都在腹腔内。
【腹水】腹腔内有液体积聚的症状。心脏、肾脏疾患以及腹腔内疾病等都能引起腹水。
【腹泻】由于肠道感染,消化机能障碍引起的症状。大便稀薄或呈水状,有的粪便带脓血,次数增多,常兼有腹痛。也叫水泻。通称拉稀、泻肚或闹肚子。
【腹心】(1)比喻要害或中心部分:~之患。(2)比喻极亲近的人;心腹。(3)比喻诚意:敢布~。
【腹足类】软体动物的一类,头部有眼和触角,腹部有扁平肉质的脚,背部有螺旋形的壳。如蜗牛、田螺等。来源:《现代汉语词典》(商务印书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