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à①<形>与“小”相对。《鸿门宴》:“~行不顾细谨。”②<形>重要的;重大的。《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故天将降大~任于斯人。”③<形>年长的;排列第一的。《木兰诗》:“阿爷无~儿,木兰无长兄。”④<副>表示范围广,数量多。《信陵君窃符救赵》:“公子于是乃置酒~会宾客。”《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安得广厦千万间,~庇天下寒士俱欢颜。”⑤<副>表示程度深。《董宣执法》:“帝~怒,召宣,欲箠杀之。”
tài①通“太”,最。《左传·襄公二十四年》:“~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②通“泰”,安定。《荀子·富国》:“故儒术诚行,则天下~而富。”
【大方】大道理。引申为专家、内行。《庄子·秋水》:“吾长见笑于~之家。”
【大成】1.太平,和平。《左传·僖公十五年》:“归之而质其大子,必得~。”2.大有成就。《老子·四十五章》:“~若缺,其用不敝。”3.比喻学术上形成完整体系。《孟子·万章下》:“孔子这谓集~。”来源:《古汉语常用字字典》(冯蒸主编)
hàn(1)没有降水或降水太少(多跟‘涝’相对):~灾|天~|防~|抗~|庄稼~了。(2)跟水无关的:~烟|~伞。(3)非水田的;陆地上的:~地|~稻|~獭|~船。(4)指陆地交通:~路|起~。
【旱魃】传说中引起旱灾的怪物:~为虐。
【旱船】(1)<方>园林中形状略象木船的临水的房屋。(2)民间艺术‘跑旱船’所用的船形道具。
【旱道】<方>(~儿)旱路。
【旱稻】种在旱地里的稻,抗旱能力比水稻强,根系比较发达,叶片较宽,米质软,光泽少。也叫陆稻。
【旱地】(1)旱田①。(2)浇不上水的耕地。
【旱季】不下雨或雨水少的季节。
【旱井】(1)在水源缺少的地方为了积蓄雨水而挖的口小肚大的井。(2)没水的井,冬天用来贮藏蔬菜。
【旱柳】落叶乔木,叶子披针形,花单性,柔荑花序,种子有丝状毛。木材白色,木质轻软,是做家具和建筑的材料。河岸湿地或高原旱地都能生长。华北地区通称柳树。也叫河柳。
【旱路】陆地上的交通路线。
【旱桥】横跨在经常没有水的山谷、干沟或城市交通要道上空的桥。
【旱情】某个地区干旱的情况。
【旱伞】阳伞。
【旱獭】哺乳动物,全身棕灰色或带黄黑色,前肢的爪发达,善于掘土,成群穴居,有冬眠的习性。皮可制衣帽。旱獭是鼠疫杆菌的主要传播者。也叫土拨鼠。
【旱田】(1)土地表面不蓄水的田地,如种小麦、杂粮、棉花、花生等的田地(2)旱地②。
【旱象】干旱的现象。
【旱烟】装在旱烟袋里吸的烟丝或烟叶。
【旱烟袋】吸旱烟的用具,一般在细竹管的一端安着烟袋锅儿,可以装烟,另一端安着玉石、翡翠等的嘴儿,可以衔在嘴里吸。通称烟袋。
【旱秧田】土壤含有大量水分而表面不蓄水的秧田。这种秧田的好处是氧气充足,秧苗扎根快,并且不易烂秧。
【旱灾】由于长期没有雨或少雨而又缺乏灌溉,影响作物正常生长或使作物枯死,造成大量减产的灾害。来源:《现代汉语词典》(商务印书馆)
yún①<动>说。《兰亭集序》:“古人~:‘死生亦大矣。’”②<动>有。《荀子·法行》:“其~益乎。”③<代>如此;这样。《师说》:“士大夫之族,曰师曰弟子~者,则群聚而笑之。”④<助>用于句首、句中、句末,无意义。《诗经·卷耳》:“~何吁矣”《左传·成公十二年》:“日~莫矣。”《核舟记》:“盖大苏泛赤壁~。”⑤<名>话。《苏武传》:“勿复有~。”⑥<名>云彩。《归去来兮辞》:“~无心以出岫。”⑦<形>盛多的样子。《过秦论》:“天下~集响应。”
【云云】⒈众多,又作“芸芸”。⒉如此如此。来源:《古汉语常用字字典》(冯蒸主编)
ní<名>副虹,雨后天空中与虹同时出现的彩色圆弧。柳宗元《笼鹰词》:“云披雾裂虹~断。”
【霓旌】古时皇帝出行时仪仗的一种。来源:《古汉语常用字字典》(冯蒸主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