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uō①<形>数量大。《登泰山记》:“石苍黑色,~平方,少圜。”《<论语>十则》:“~见而识之,知之次也。”②<副>多多地;大量地。《岳阳楼记》:“迁客骚人,~会于此。”《三峡》:“绝巘~生怪柏。”③<动>称赞;赞美。《五蠹》:“故传天下而不足~也。”《汉书·霍光传》:“众庶莫不~光。”④<副>只;仅仅。《论语·子张》:“~见其不知量也。”来源:《古汉语常用字字典》(冯蒸主编)
qíng①<名>感情;情绪。李白《送友人》:“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②<名>情意;心意。《陈情表》:“欲苟顺私~,则告诉不许。”③<名>爱情。《孔雀东南飞》:“君既为府吏,守节~不移。”④<名>实情;实况。《曹刿论战》:“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⑤<名>情况;情节。《周处》:“平原不在,正见清河,具以~告。”⑥<名>情理;事理。《孔雀东南飞》:“今日违~义,恐此事非奇。”来源:《古汉语常用字字典》(冯蒸主编)
duō①<形>数量大。《登泰山记》:“石苍黑色,~平方,少圜。”《<论语>十则》:“~见而识之,知之次也。”②<副>多多地;大量地。《岳阳楼记》:“迁客骚人,~会于此。”《三峡》:“绝巘~生怪柏。”③<动>称赞;赞美。《五蠹》:“故传天下而不足~也。”《汉书·霍光传》:“众庶莫不~光。”④<副>只;仅仅。《论语·子张》:“~见其不知量也。”来源:《古汉语常用字字典》(冯蒸主编)
yì①<名>公正、合宜的道德、行为或道理。《寡人之于国也》:“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②<动>坚持正义。《公输》:“吾~固不杀人。”③<形>合道义的;适宜的;公正合理的。《鸿门宴》:“亡去不~,不可不语。”④<名>情义;恩情。《孙雀东南飞》:“吾已失恩~。”⑤<名>意义;意思。《屈原列传》:“举类迩而见~远。”⑥<副>本着道义。《祭妹文》:“汝之~绝高氏而归也,堂上阿奶仗汝扶持。”来源:《古汉语常用字字典》(冯蒸主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