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dōng象声词,形容敲鼓或敲门等声音。
【冬不拉】【东不拉】哈萨克族的弦乐器,形状略象半个梨加上长柄,一般有两根弦或四根弦。
【冬菜】用白菜或芥菜叶做成的干菜。
【冬虫夏草】真菌的一种,寄生在鳞翅目昆虫的幼体中,被害的幼虫冬季钻入土内,逐渐形成菌核,夏季从菌核或死虫的身体上长出菌体的繁殖器官来,形状象草,所以叫冬虫夏草。中医入药,有滋补作用。简称虫草。
【冬防】(1)冬天的治安防卫。(2)冬天的防寒措施。
【冬宫】俄国沙皇的宫殿,在今列宁格勒。十月革命后改为博物馆。
【冬菇】冬季采集的香菇。
【冬瓜】(1)一年生草本植物,茎上有卷须,能爬蔓,叶子大,开黄花。果实球形或长圆柱形,表面有毛和白粉,是普通蔬菜。皮和种子可入药。(2)这种植物的果实。
【冬灌】冬季往田里灌水,使土壤储水,避免春旱。
【冬烘】(思想)迂腐,(知识)浅陋(含讽刺意):~先生。
【冬候鸟】冬季在某个地区生活,春季飞到较远而且较冷的地区繁殖,秋季又飞回原地区的鸟。如野鸭、大雁就是我国的冬候鸟。
【冬季】一年的第四季,我国习惯指立冬到立春的三个月时间,也指农历‘十、十一、十二’三个月。参看〖四季〗。
【冬节】指冬至。
【冬令】(1)冬季。(2)冬季的气候:春行~(春天的气候象冬天)。
【冬麦】冬小麦。
【冬眠】某些动物对不利生活条件的一种适应。如蛙、龟、蛇、蝙蝠、刺猬等,冬季僵卧在洞里,血液循环和呼吸非常缓慢,神经活动几乎完全停止。
【冬青】常绿乔木,叶子长椭圆形,前端尖,花白色,雌雄异株,果实球形,红色。种子和树皮可以入药。
【冬天】冬季。
【冬瘟】中医称冬季流行的瘟病。
【冬小麦】指秋天播种第二年夏天收割的小麦。也叫冬麦。
【冬学】农民在冬季农闲时学习文化的组织。
【冬衣】冬季穿的衣服。
【冬月】指农历十一月。
【冬至】二十四节气之一,在12月21,22或23日。这一天太阳经过冬至点,北半球白天最短,夜间最长。参看〖节气〗、〖二十四节气〗。
【冬至点】黄道上最南的一点,冬至这天太阳经过这个位置。
【冬至线】南回归线。参看〖回归线〗。
【冬装】冬季穿的服装。
【冬子月】<方>冬月。来源:《现代汉语词典》(商务印书馆)
◎箑shà
〈名〉
(1)〈方〉∶扇子[fan]
扇,自关而东谓之箑,自关而西谓之扇。——扬雄《方言》
(2)又如:箑蒲(编织扇子的蒲草)
xià①<名>四季的第二季。《论贵粟疏》:“春耕,~耘,秋获,冬藏。”②<名>我国古代对中原地区的称呼,也称“华夏”、“诸夏”。《荀子·儒效》:“居楚而楚,居越而越,居~而~。”③<名>通“厦”,高大的房屋。屈原《九章·哀郢》:“曾不知~之为丘兮。”④<名>朝代名。我国历史上第一个朝代,第一代君主是禹。来源:《古汉语常用字字典》(冯蒸主编)
qiú①<名>皮衣;皮袄。《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狐~不暧锦衾薄。”
【又】穿皮衣。《五蠹》:“冬日麑~,夏日葛衣。”
【裘葛】泛指四季衣服。
【裘马】裘衣名马。喻富贵排场。来源:《古汉语常用字字典》(冯蒸主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