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uì①<动>回答。多用于下对上的回答或对话。《庄暴见孟子》:“暴见于王,王语暴以好乐,暴未有以~也。”《曹刿论战》:“既克,公问其故。~曰:‘夫战,勇气也。’”②<动>并着;向着。《梦游天姥吟留别》:“~此欲倒东南倾。”《望天门山》:“两岸青山相~出,孤帆一片日边来。”③<动>敌对;对立。《三国志·诸葛亮传》:“而所与~敌,或值人杰。”④<名>配偶。《后汉书·梁鸿传》:“择~不嫁。”⑤<名>对偶的词句。如“对联”、“对句”。
【对薄】受审问。薄,狱辞的文书,相当于现在的诉状。古代审讯时,依据状文核对事实,故称对薄。
【对策】⒈古代科举考试取士的一种方法。用政治、经义等设问写在简策上,让应考者对答。明清时在殿试时进行。⒉对付的策略或办法。来源:《古汉语常用字字典》(冯蒸主编)
jǐng①<名>日光。《归去来兮辞》:“~翳翳以将入,抚孤松而盘桓。”《岳阳楼记》:“至若春和~明。”②<名>景致;景色。《滕王阁序》:“访风~于崇阿。”③<名>景物。李白《春夜宴从弟桃花园序》:“况阳春召我以烟~,大块假我以文章。”④<形>大。《谏太宗十思疏》:“心百元首,承天~命,善始者实繁,克终者盖寡。”
yǐng<名>同“影”。阴影;影子。《过秦论》:“天下云集响应,赢粮而~从。”
【景行】⒈大道。《诗经·小雅·车辖》:“高山仰止,~行止。”⒉仰慕。顏延之《直东宫答郑尚书》:“惜无丘园秀,~彼高松。”来源:《古汉语常用字字典》(冯蒸主编)
shāng①<动>杀伤。《五蠹》:“共工之战,铁铦短者乎敌,铠甲不坚者~乎体。”②<动>受伤。《国殇》:“左骖殪兮右刃~。”《子鱼论战》:“公~股。”③<动>伤害;损害。《出师表》:“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托付不效,以~先帝之明。”《唐翁猎虎》:“近城有虎暴,~猎户数人。”《朝天子·咏喇叭》:“眼见的吹翻了这家,吹~了那家。”④<动>妨害;妨碍。《子路、曾晳、冉有、公西华侍坐》:“何~乎?亦各言其志也。”⑤<动>伤心;悲伤。《孔雀东南飞》:“时人~之,为诗云乐尔。”柳永《雨霖铃》:“多情自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刘禹锡《西塞山怀古》:“人世几回~往事,山形依旧枕寒流。”
【又】〈形为动〉为……而悲伤。《董宣执法》:“帝~之。曰:‘董宣廉洁,死乃知之’”。⑥<名>丧事。《管子·君臣》:“是故明君饰食饮吊~之礼。”⑦<副>太;过于。李商隐《俳谐》:“柳讶眉~浅,桃猜粉太轻。”来源:《古汉语常用字字典》(冯蒸主编)
qíng①<名>感情;情绪。李白《送友人》:“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②<名>情意;心意。《陈情表》:“欲苟顺私~,则告诉不许。”③<名>爱情。《孔雀东南飞》:“君既为府吏,守节~不移。”④<名>实情;实况。《曹刿论战》:“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⑤<名>情况;情节。《周处》:“平原不在,正见清河,具以~告。”⑥<名>情理;事理。《孔雀东南飞》:“今日违~义,恐此事非奇。”来源:《古汉语常用字字典》(冯蒸主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