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án①<动>细细的磨。岑参《观楚国寺璋上人写一切经》诗:“挥毫散林鹊,~墨警池鱼。”②<动>研究;探讨。《北史·马敬德传》:“沈思~求,昼夜不倦。”《晋书·徐广传》:“百家数术,无不~览。”
yàn<名>通“砚台”。《后汉书·班超传》:“安能久事笔~间乎?”来源:《古汉语常用字字典》(冯蒸主编)
jīng①<名>高大的土丘。《三国志·魏书·公孙瓒传》:“于堑里筑~,皆高五六丈。”②<形>高大;大。张衡《东京赋》:“发~仓,散禁财。”③<名>京城;首都。《琵琶行》:“我从去年辞帝~。”④<数>一千万。《察变》:“~垓年岁之中,每每员舆正不知几移几换而成此最后之奇。”
【京华】京城。
【京畿】国都及国都附近的地方。
【京师】京城。来源:《古汉语常用字字典》(冯蒸主编)
liàn①<动>把丝麻或布帛煮得柔软而洁白。《淮南子·说林》:“墨子见~丝而泣之。”②<名>白色的绢帛。谢眺《晚登三山还望京邑》:“余霞散成绮,澄江静如~。”③<动>练习;训练。《群英会蒋干中计》:“军尚未曾~熟,不可轻进。”④<名>通“链”,链子。《大铁椎传》:“柄铁折叠环复,如锁上~。”来源:《古汉语常用字字典》(冯蒸主编)
dū①<名>都市;城市。《廉颇蔺相如列传》:“今以秦之强而先割十五~予赵。”《扬州慢》:“淮左名~,竹西佳处,解鞍少驻初程。”
【又】<名>专指京都、首都。《出师表》:“兴复汉室,地面观察站于旧~。”②<形>优美;漂亮。《三国志·孙韶传》:“身长八尺,仪貌~雅。”③<叹>表示赞美。《书·皋陶漠》:“皋陶曰:‘~!在知人,在安民’。”④<动>总;汇总。《与吴质书》:“项撰其遗文,~为一集。”
dōu①<副>表示总括。全;尽《扬州慢》:“渐黄昏清角吹寒,~在空城。”《雁荡山》:“自岭外望之,~无所见。”《山坡羊·潼关怀古》:“伤心秦汉经行处,宫阙万间~做了土。”
【辨】都,京。“京”的本意是“大”。在先秦,“京师”连用才指国都,“京”指国都是后来的事。“都”本指大城市。汉以后才可指国都。
【都鄙】⒈古时称帝王的封地。⒉京城和边远的城镇的对称。⒊美好和丑陋。来源:《古汉语常用字字典》(冯蒸主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