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ǎn①<名>木板。《狱中杂记》:“求脱械居监外~屋,费亦数十金。”
【又】泛指扁而平的片状物。《活板》:“先设一铁~。”②<名>通“版”,印刷的字版。《活板》:“~印书籍,唐人尚未为之。”③<名>乐器中打节拍的板。《柳敬亭传》:“亡国之恨顿生,檀~之声无色。”④<名>板子,旧时笞刑刑具。关汉卿《金线池》:“既然韩解元在此替你哀告,这四十~便饶.。”⑤<形>呆板;不灵活。郭若虚《图画见闻志》:“~者,腕弱笔痴。”⑥<形>板结。宋应星《天工开物》:“凡种绿豆,一日之内,遇大雨~土,则不复生。”⑦<形>不通融。姚之骃《元明事类钞·张板知名》:“时人以其执法,号为张~。”
【板荡】社会动荡不安,政局不稳定。《晋书·惠帝纪论》:“生灵~,社稷丘墟。”来源:《古汉语常用字字典》(冯蒸主编)
shàng①<名>上面;位置在高处的。《陈涉世家》:“辍耕之垄~,怅恨久之。”《墨池记》:“新城之~。有池洼然而方以长。”②<形>等级高的;质量高的;上等。《廉颇蔺相如列传》:“拜相如为~大夫。”《邹忌讽齐王纳谏》:“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赏。”③<名>地位高的人;主持、领导的人。《谋攻》:“~下同欲者胜。”特指君主、帝王。《周亚夫军细柳》:“~自劳累。”《东方朔》:“~伟之。”④<形>时间或次序在前的。《屈原列传》:“~称帝喾,下道歉齐桓,中述汤武。”《陌上桑》:“东方千余骑,夫婿居~头。”⑤<动>上升;登上。《陈情表》:“郡县逼迫,催臣~道。”《游黄山记》:“十里,~黄泥冈。”⑥<副>向上。《鸿门宴》:“哙遂入,披帷西向立,瞋目视项王,头发~指,目眦尽裂。”《赵威后问齐使》:“~不臣于王,下不治其家,中不索交诸侯。”⑦<动>献上;送上;呈上。《廉颇蔺相如列传》:“臣乃敢~壁。”《狱中杂记》:“狱辞~。中有立决者。”⑧<动>向上;走向。《孔雀东南飞》:“~堂拜阿母。”《柳敬亭传》:“始复~街头理其故业。”⑨<动>装上;加上。《冯婉贞》:“以枪~刺刀相博击。”⑩<动>通“尚”。崇尚。《史记·秦始皇本纪》:“~农除未,黔首是富。”
shǎng<名>上声。汉语声调之一。钟嵘《诗品序》:“至平~去入,则余病未能。”
【上足】⒈徒弟的美称,相当于“高足”。⒉指骏马。
【上手】⒈技艺高超的人;高手。⒉先例;榜样。⒊先前经手的人。⒋较尊的位置;处在较尊的位置上的人。
【上头】⒈首位;第一。⒉古代男子束发加冠或女子束发插笄,是成年人象征。娼妓初次接客。来源:《古汉语常用字字典》(冯蒸主编)
zá(1)用沉重的东西对准物体撞击;沉重的东西落在物体上:~核桃|~地基|搬石头不小心,~了脚了。(2)打破:碗~了。(3)<方>(事情)失败:事儿办~了|戏演~了。
【砸饭碗】旧时比喻失业。
【砸锅】<方>比喻办事失败。来源:《现代汉语词典》(商务印书馆)
dìng(1)把钉子捶打进别的东西;用钉子、螺丝钉等把东西固定在一定的位置或把分散的东西连合起来:~钉(dīng)子|~马掌|门上~上两个合叶|他用几块木板~了个箱子。(2)用针线把带子、钮扣等缝住:~扣子。另见dīng。
【钉齿耙】用大铁钉做齿的耙,用来弄碎土块,平整地面。使用时平放在地面上,用牲畜或机器牵引。
【钉锤】钉钉子用的小锤,锤头一端是方柱形,另一端扁平,有的中间有起钉子用的狭缝。
【钉螺】螺的一种,卵生,螺壳圆锥形。生活在温带和亚热带的淡水里和陆地上。是传染血吸虫病的媒介。
【钉帽】钉的顶端,是承受锤打或旋转的部分。
【钉耙】用铁钉做齿的耙,是碎土、平土的农具。
【钉梢】【盯梢】不怀好意地紧跟在后面。
【钉鞋】(1)旧式雨鞋,用布做帮,用桐油油过,鞋底钉上大帽子钉。(2)体育运动上跑鞋和跳鞋的统称。
【钉子】金属制成的细棍形的物件,一端有扁平的头,另一端尖锐,主要起固定或连接作用,也可以用来悬挂物品或做别的用处。来源:《现代汉语词典》(商务印书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