ài①<动>阻止;阻挡。《法言·问道》:“圣人这所以治天下,~诸礼乐也。”②<名>障碍。《与朱元思书》:“游鱼细石,直视无~。”③<动>妨碍;妨害。《林教头风雪山神庙》:“这人莫不与林教头身上有些干~?”来源:《古汉语常用字字典》(冯蒸主编)
kǒu①<名>嘴。《齐桓晋文之事》:“为肥甘不足于~与?”②<名>人口。《治平篇》:“视高、曾时~已不下五六倍。”③<量>(一)个。用途广泛。《晋书·刘曜载记》:“献剑一~。”《水经注·资水》:“水南十里有井数百~。”④<名>器物的口。《卖油翁》:“乃取一葫芦置于地,以钱覆其~。”⑤<名>进出的通道。《石钟山记》:“彭蠡之~有石钟山焉。”《桃花源记》:“山有小~,仿佛若有光。”⑥<名>刀剑的刃。《水浒传》:“砍铜剁铁,刀~不卷。”⑦<名>中医指寸脉。《史记·扁鹊见仓公列传》:“切其脉时,右~气急。”
【口面】争吵。
【口浅】口快;说话直截了当。来源:《古汉语常用字字典》(冯蒸主编)
shí①<动>知道;懂得。《谋攻》:“~众寡之用者胜。”《石钟山记》:“汝~之乎?”②<动>认识。《回乡偶书》:“儿童相见不相~。”③<动>识别;辨认。《采草药》:“八月苗未枯,采掇者易辨~耳。”④<名>知识;见识。张衡《东京赋》:“鄙夫寡~。”
zhì①<动>通“志”。记;记住。《论语》:“默而~之。”②<名>通“帜”。标记;记号。《记王忠肃公翱事》:“公拆袄,出珠授之,封~宛然。”来源:《古汉语常用字字典》(冯蒸主编)
xiū①<名>美味的食品。《行路难》:“金樽美酒斗十千,玉盘珍~直万钱。”②<动>进献。《左传·隐公三年》:“可荐于鬼神,可~于王公。”③<形>羞耻。《毛遂自荐》:“此百世之怨,而赵所~。”
【又】<形意动>以……为羞耻。《廉颇蔺相如列传》:“且庸人尚~之,况于将相乎。”④<形>害羞;不好意思。李白《越女词》:“笑入荷花去,佯~不出来。”
【羞花】形容女子貌美,使花自惭形秽。
【羞囊】空钱袋,指身无钱财,贫穷。来源:《古汉语常用字字典》(冯蒸主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