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ū①<动>拾取。《诗经·七月》:“九月~苴。”②<名>排行第三的人,古人排行以伯(孟)仲叔季为序。柳宗元《哭连州凌员外司马》:“仲~相继沦,狂叫唯童儿。”③<名>丈夫的弟弟。《战国策·秦策》:“妻不以我为夫,嫂不以我为~。”④<名>父亲的弟弟。《<指南录>后序》:“数吕师孟~侄为逆。”来源:《古汉语常用字字典》(冯蒸主编)
dù①<名>量长短的标准。也指按一定计量标准划分的单位。《汉书·律历志》:“~者,分、寸、尺、丈、引也。”(引:十丈。)《郑人买履》:“已得履,乃曰:‘吾忘持~。’”②<名>限度。《论积贮疏》:“生之有时,而用之无~,则物力必屈。”③<名>制度;法度。《答司马谏议书》:“谇法~而修之于朝廷,以授之于有司。”④<名>气度;度量。《荆轲刺秦王》:“群臣惊愕,卒起不意,尽失其~。”⑤<名>计划;打算。《答司马谏议书》:“盘庚不为怨者故改其~。”⑥<动>渡过;越过。《木兰诗》:“万里赴戎机,关山~若飞。”《凉州词》:“春风不~玉门关。”⑦<量>次;回。《江南逢李龟年》:“岐王宅里寻常见,崔九堂前几~闻。”
duó①<动>量(长短)。《齐桓晋文之事》:“~,然后知长短。”《郑人买履》:“鸹自~其足而置其座。”②<动>计算;估计。《垓下之战》:“项主自~不得脱。”《廉颇蔺相如列传》:“相如~秦王虽斋,决负约不偿城。”③<动>砍伐。《左传·隐公十一年》:“山有木,工则~之。”来源:《古汉语常用字字典》(冯蒸主编)
bēi①<名>山坡;斜坡。杜甫《渼陂行》:“半~已南纯浸山。”②<名>水边障K的堤岸。《史记·高祖本纪》:“其先刘媪尝息大泽之~,梦与神遇。”
【引】筑堤防水;壅塞。《国语·吴语》:“乃筑台于章华之上,阙为石郭~汉,以象帝舜。”③<名>积蓄水的池塘。苏轼《上皇帝书》:“万顷之稻,必用千顷之~。④<动>傍,靠近。《后汉书·冯衍传》:“~山谷而闲处兮,守寂寞而存神。”
【引】顺着;沿着。
【又】旁边;侧边。《汉书·礼乐志》:“腾雨师,洒路~。”
bì倾斜。《周易·泰》:“无平不~。”
【引】邪恶,不正。《吕氏春秋·君守》:“此则奸邪之情得,而险~、谗慝、谄谀、巧佞之人无由入。”
pō倾斜不平。司马相如《哀秦二世赋》:“登~阤之长阪兮,坌入曾宫之嵯峨。”来源:《古汉语常用字字典》(冯蒸主编)
hú(1)被陆地围着的大片积水。(2)指湖州(旧府名,府治在今浙江吴兴县):~笔|~绉。(3)指湖南、湖北:~广。
【湖北大鼓】大鼓的一种,基本曲调有四平调等,初用鸳鸯铁板按节拍,后改用木板。用三弦、二胡伴奏。
【湖北省】简称鄂。在长江中游、洞庭湖以北。省会武汉市。面积18万多平方公里。人口4,780万(1982年)。农业以稻、小麦、玉米、薯类、大豆、棉花、苎麻,芝麻等为主。丘陵、山地产茶叶、油桐、生漆、栓皮栎、柑橘等。鄂西山地有广大的天然林。长江、汉江水力资源丰富。江汉平原是我国著名的淡水鱼产区之一。富铁、铜、磷、岩盐、石膏、煤等矿产。解放后钢铁、机械、电力、水泥、化学、纺织等工业都有迅速发展。
【湖笔】浙江湖州(今吴兴)制造的毛笔。
【湖泊】湖的总称。
【湖广】指湖北、湖南,原是明代省名。(元代的湖广包括两广在内,明代把两广划出,但仍用旧名。)
【湖南省】简称湘。在长江中游洞庭湖以南。省会长沙市。面积21万多平方公里。人口5,400万(1982年)。有土家、苗、侗、瑶、回等少数民族。农产有稻、棉花、小麦、茶叶、油桐、油茶、苎麻等。并有松、杉等木材。矿藏丰富,以锑、锰、铅、铝、锌、钨为主,煤铁次之。解放后,有色冶金、钢铁、机械、电力、煤炭、纺织、造纸等工业发展迅速。特产‘湘绣’、夏布、瓷器等。
【湖色】淡绿色。
【湖田】在湖泊地区开辟的水田,四周修筑围埝。
【湖羊】我国绵羊的优良品种之一。公母都无角,毛白色,羔皮柔软。
【湖泽】湖泊和沼泽。
【湖沼】湖泊和沼泽。
【湖绉】浙江湖州(今吴兴)出产的有绉纹的丝织品。来源:《现代汉语词典》(商务印书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