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ù①<形>紧迫;窘迫。《捕蛇者说》:“自吾氏三世居是乡,积于今六十岁矣,而乡邻之生日~。”《诗经·小雅·小明》:“曷云其还?政事愈~。”②<动>紧缩;紧皱。《庄暴见孟子》:“百姓闻王钟鼓之声,管籥之音,举疾首~頞而相告。”③<形>局促不安。《荀子·富国》:“墨子大有天下,小有一国,将~然衣粗食恶,忧戚而非乐。”④<动>通“蹴”。踢;踩。苏轼《申王画马图》:“扬鞭一~破霜蹄。”王定保《唐摭言》卷三:“新进士集于月灯阁为~鞠之会。”
【蹙蹙】局促不得舒展之意。《诗经·小雅·节南山》:“我瞻四方,~靡所骋。”
【蹙頞】愁苦貌;即皱眉头。《孟子·梁惠王下》:“百姓闻王钟鼓之声,管籥~之音,举疾首~而相告。”
【蹙金】用拈紧的金线刺绣,使刺绣品的纹路皱缩起来。杜甫《丽人行》:“绣罗衣裳照暮春,~孔雀银麒麟。”来源:《古汉语常用字字典》(冯蒸主编)
cù①<形>紧迫;窘迫。《捕蛇者说》:“自吾氏三世居是乡,积于今六十岁矣,而乡邻之生日~。”《诗经·小雅·小明》:“曷云其还?政事愈~。”②<动>紧缩;紧皱。《庄暴见孟子》:“百姓闻王钟鼓之声,管籥之音,举疾首~頞而相告。”③<形>局促不安。《荀子·富国》:“墨子大有天下,小有一国,将~然衣粗食恶,忧戚而非乐。”④<动>通“蹴”。踢;踩。苏轼《申王画马图》:“扬鞭一~破霜蹄。”王定保《唐摭言》卷三:“新进士集于月灯阁为~鞠之会。”
【蹙蹙】局促不得舒展之意。《诗经·小雅·节南山》:“我瞻四方,~靡所骋。”
【蹙頞】愁苦貌;即皱眉头。《孟子·梁惠王下》:“百姓闻王钟鼓之声,管籥~之音,举疾首~而相告。”
【蹙金】用拈紧的金线刺绣,使刺绣品的纹路皱缩起来。杜甫《丽人行》:“绣罗衣裳照暮春,~孔雀银麒麟。”来源:《古汉语常用字字典》(冯蒸主编)
mí①<形>奢侈;浪费。《论积贮疏》:“生之者甚少,而~之者甚多。”②<形>细腻。宋玉《招魂》:“~颜腻理。”
mǐ①<动>倒下。《曹刿论战》:“吾视其辙乱,望其旗~,故逐之。”②<动>退下;败退。《廉颇蔺相如列传》:“左右欲刃相如,相如张目叱之,左右皆~。”③<动>没有;无。《促织》:“于败堵丛草处,控石发穴,~计不施。”④<副>不。《诗经·氓》:“三岁为妇,~室劳矣。”
【靡敝】败坏。
【靡曼】⒈柔美。⒉华丽;美色。
【靡密】微细;细密。
【靡迤】⒈连绵不断的样子。⒉小步而行。来源:《古汉语常用字字典》(冯蒸主编)
chěng①<动>马快跑;奔驰。屈原《离骚》:“乘骐骥以驰~兮,来吾道夫先路。”②<动>尽情施展;展放。《兰亭集序》:“所以游目~怀,足以极视听之娱。”③<动>放纵。仲长统《昌言·理乱》:“乃奔其私嗜,~其邪欲。”(奔:指放纵。嗜:爱好。)
【骋怀】舒展胸怀。《晋书·王羲之传》:“仰视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所以游目~,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
【骋夸】放纵自夸。《吕氏春秋·下贤》:“得道之人,贵为天子而不骄倨,富有天下而不~。”
【骋目】纵目四望。《梁书·沈约传》:“临巽维而~,即堆冢而流眄。”(巽维:东南方。堆冢:地名。)
【骋能】1.施展才能。《荀子·天论》:“因物而多之,孰与~而化之。”2.逞能,显示自己能干。《晋书·阮籍传》:“吾少无宦情,兼拙于人间,既不能躬耕自活,必有所资,故曲躬二郡,岂以~,私计故耳。”
【骋骛】驰骋,奔走。《汉书·王褒传》:“纵驰~,忽如景靡,过都越国,蹶如历块。”
【骋足】尽力奔走。张衡《西京赋》:“百马同辔,~并驰。”来源:《古汉语常用字字典》(冯蒸主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