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ān①<动>吃(饭)。《诗经·伐檀》:“彼君子兮,不素~兮。”②<名>饮食;食物。《战国策·中山策》:“以一壶~得士二人。”③<量>饮食的顿数。《庄子·逍遥遊》:“三~而反之,腹犹果然。”
【餐英】指以花为食,诗人常在诗文中用以指自己或他人的高雅。王翰《题菊》诗:“归来南山,~坐空谷。”来源:《古汉语常用字字典》(冯蒸主编)
xiá<名>早晚的彩云。谢眺《晚登三山还望京邑》:“余~散成绮。”
【引】比喻色彩艳丽。孟郊《送谏议十六叔至孝义渡》:“晓渡明镜中,~衣相飘飘。”来源:《古汉语常用字字典》(冯蒸主编)
xī(1)生物体把液体、气体等从口或鼻孔引入体内:呼~|~烟。(2)吸收:~墨纸|~尘器。(3)吸引:~铁石。
【吸尘器】清除灰尘、粉末等用的机器,一般是用电动抽气机把灰尘、粉末等吸进去。
【吸附】固体或液体把气体或溶质吸过来,使附着在自己表面上,如活性炭吸附毒气和液体中的杂质。
【吸浆虫】昆虫,成虫身体小,橘红、橙黄或姜黄色,略象蚊子,触角细长,形状象一串珠子,有一对翅膀。幼虫扁卵形,颜色与成虫相同,吸麦粒中的汁。是农业害虫。
【吸力】就是引力,多指磁体作用所表现的吸引力。
【吸墨纸】一种质地疏松、吸水性能好的纸。用来吸收墨水。
【吸盘】某些动物用来把身体附着在其他物体上的器官,形状象圆盘,中间凹。乌贼、水蛭等都有这种器官。
【吸取】吸收采取:~经验教训。
【吸食】用嘴吸进(某些食物、毒物等)。
【吸收】(1)物体把外界的某些物质吸到内部,如海绵吸收水,木炭吸收气体等。(2)特指有机体把组织外部的物质吸到组织内部,如肠黏膜吸收养分,植物的根吸收水和无机盐。(3)物体使某些现象、作用减弱或消失,例如弹簧吸收震动,隔音纸吸收声音等。(4)组织或团体接受某一个人成为自己的成员:~入党。
【吸收光谱】使白色的光通过炽热的气体或蒸气,再通过棱镜所产生的有许多暗线的光谱。暗线的位置和这种气体或蒸气所形成的明线光谱的明线的位置相同,这是因为炽热气体或蒸气吸收了它所发射的色光的缘故。太阳的光谱就属于这一种。也叫暗线光谱。
【吸水力】植物活细胞吸水的潜在能力。
【吸吮】吮吸。
【吸铁石】见〖磁铁〗。
【吸血鬼】比喻榨取带动人民血汗、过着寄生生活的人。
【吸芽】植物地下茎的节上或地上茎叶腋间发生的一种芽状体。常用作繁殖新株或更新母株的材料。
【吸引】把别的物体、力量或别人的注意力引到自己这方面来:~力|互相~。来源:《现代汉语词典》(商务印书馆)
lù①<名>露水。《教战守策》:“夫风雨霜~寒暑之变,此疾之所由生也。”②<介>露天;在室外、野外。《<指南录>后序》:“变姓名,诡踪迹,草行~宿。”③<动>显露;暴露。《核舟记》:“袒胸~乳,矫首昂视。”
【露布】⒈古代不封口的奏章或诏书。⒉指檄文、捷报或其他紧急文书。来源:《古汉语常用字字典》(冯蒸主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