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uāng①<形>两两成对的。《木兰诗》:“~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②<动>匹敌;匹配。《孔雀东南飞》:“纤纤作细步,精妙世无~。”③<形>逢双的;偶数。《宋史·礼志》:“唐朝故,只视事,~日不坐。”④<量>对。《鸿门宴》:“我持白璧一~,欲献项王。”来源:《古汉语常用字字典》(冯蒸主编)
tóng瞳孔。
【瞳孔】虹膜中心的圆孔,光线通过瞳孔进入眼内。瞳孔可以随着光线的强弱而扩大或缩小。通称瞳人。
【瞳人】(~儿)瞳孔中有人像(就是看它的人的像),因此通称瞳人。也作瞳仁。来源:《现代汉语词典》(商务印书馆)
jiǎn(1)剪刀。(2)形状象剪刀的器具:夹~|火~。(3)用剪刀等使细的或薄片的东西断开:~裁|~纸。(4)除去:~除。
【剪裁】(1)缝制衣服时把衣料按照一定尺寸剪断裁开。(2)比喻做文章时对材料的取舍安排:把情节这样复杂的小说改编成电影是需要很好地加以~的。
【剪彩】在新造车船出厂、道路桥梁首次通车、大建筑物落成或展览会等开幕时举行的仪式上剪断彩带。
【剪除】铲除(恶势力);消灭(坏人)。
【剪床】剪金属薄板用的机床。剪床所用的刀具由两片合成,刀片的一边有刃,作用跟常用的剪刀相同。
【剪刀】铰断布、纸、绳等东西的铁制器具,两刃交错,可以开合。
【剪刀差】一般指工业品的价格比农业品的价格高时,两者之间的差额。用统计图来表示这种差额时,图上形成剪刀张开的形状,因此称为剪刀差。
【剪辑】(1)电影制片工序之一,按照剧本结构和创作构思的要求,把拍摄好的许多镜头,经过选择、删剪、整理,编排成结构完整的影片。(2)经过选择、剪裁,重新编排:~照片|话剧录音~。
【剪接】剪辑①。
【剪径】拦路抢劫(多见于早期白话)。
【剪毛机】剪羊毛的机器。由机体、剪割刀片、传动装置组成。利用动刀片往复运动时与定刀片之间产生的切剪作用,将羊毛剪下。
【剪票】铁路或公路上查票时,用钳子状的器具在车票的边缘剪出缺口。
【剪切力】使物体发生剪切形变的力叫做剪切力。参看〖剪切形变〗。
【剪切形变】两个距离很近、大小相等、方向相反的平行力作用于同一物体上所引起的形变。如用剪刀剪东西时就产生这种形变。也叫切变。
【剪秋萝】多年生草本植物,叶子卵形或披针形,花白色或红色。产在我国北部地区。供观赏。
【剪贴】(1)把资料从书报上剪下来,贴在卡片或本子上。(2)儿童的一种手工,用彩色的纸剪成人或东西的形象,贴在纸或别的东西上。
【剪影】(1)照人脸或人体的轮廓剪纸成形。(2)比喻对于事物轮廓的描写。
【剪纸】民间工艺,用纸剪成或刻出人物、花草、鸟兽等的形象。也指剪成或刻出的工艺品。
【剪纸片】美术片的一种,把人、物的表情、动作、变化等剪成许多剪纸,再用摄影机的拍摄而成。
【剪纸片儿】<口>剪纸片。
【剪子】剪刀。来源:《现代汉语词典》(商务印书馆)
shuǐ①<名>水。《劝学》:“冰,~为之,而寒于~。”②<名>河流。《登泰山记》:“泰山之阳,汶~西流。”③<名>泛指水域。《赤壁之战》:“刘备、周瑜~陆并进,追操至南郡。”④<名>水灾。《女娲补天》:“~浩洋而不息。”来源:《古汉语常用字字典》(冯蒸主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