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ǔ①<名>脚印;足迹。《离骚》:“忽奔走以先后兮,及前王之踵~。”②<量>古时以六尺为步,半步为武。《国语·周语》:“不过步~尺寸之间。”③<形>勇猛;刚健;威武。《国殇》:“诚既勇兮又以~。”④<名>泛指与武力、军事、战争有关的事物,与“文”相对。《六国论》:“洎牧以谗诛,邯郸市郡,惜其用~而不终也。”
【武备】武装力量、军备和武装建设。
【武弁】⒈古代武官的帽子。⒉旧时指低级的武职;武士。
【武夫】战士;武士。来源:《古汉语常用字字典》(冯蒸主编)
duàn①<动>截断;断开。《荆轲刺秦王》:“遂拔以击荆轲,~其左股。”《察今》:“故曰良剑期乎~,不期乎镆铘。”《伶官传序》:“至于扩、誓天~发,泣下沾襟,何其衰也!”②<动>阻隔;隔断。《愚公移山》:“自此,冀之南,汉之阴,无陇~焉。”《李愬雪夜入蔡州》:“留五百人镇之,以~洄曲及诸道桥梁。”③<动>断绝;中止。《滕王阁序》:“雁陈惊寒,声~衡阳之浦。”《茅屋为秋风所破歌》:“雨脚如麻未~绝。”《促织》:“成顾蟋蟀笼虚,则气~声吞,亦不复以儿为念。”④<动>拒绝;回绝。《孔雀东南飞》:“自可~来信,徐徐更谓之。”⑤<动>判断;决断。《赤壁之战》:“事急而不~,祸至无日矣!”《石钟山记》:“事不目见耳闻,而臆~其有无,可乎?”⑥<副>绝对;一定。李商隐《无题》:“~无消息石榴红。”
【断肠】形容极度思念或悲痛、忧伤到极点。
【断鸿】失群的孤雁。
【断魂】销魂神往。形容情深或哀伤。
【断狱】审理或判决罪案。来源:《古汉语常用字字典》(冯蒸主编)
zhuān①<动>单独占有。《曹刿论战》:“衣食所安,弗敢~也,必以分人。”②<副>擅自。《孔雀东南飞》:“此妇无礼节,举动自~由。”③<形>专一;专门。《送东阳马生序》:“则心不若余之~耳。”《师说》:“术业有~攻。”
【专诚】至诚。
【专攻】专门研究;专长。
【专辄】专断;擅自裁决。来源:《古汉语常用字字典》(冯蒸主编)
héng①<形>与“纵”“竖”相对。《阿房宫赋》:“直栏~槛。”
【又】<动>横着;成横状。《送友人》:“青山~北郭,白水绕东城。”《阿房宫赋》:“烟斜雾~,焚椒兰也。”②<形>广远;宽阔。《岳阳楼记》:“浩浩汤汤,~无际涯。”③<动>交错。吴均《与朱元思书》:“~柯上蔽,在昼犹昏。”《〈黄花冈七十二烈士事略〉序》:“碧血~飞。”
heng4①<形>蛮横;残暴。《史记·吴王 濞传》:“文帝宽,不忍罚,以此吴日益~。”
【又】祸害。《周处》:“义光人谓为三~。”②<形>出乎意料。《三国志·吴主五子传》:“~遇飞祸。”来源:《古汉语常用字字典》(冯蒸主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