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uō(1)拉着物体使挨着地面或另一物体的表面移动:~船|火车头~着十二个车皮。(2)在身体后面耷拉着:~着辫子|~着个尾巴。(3)拖延:这件工作~得太久了。
【拖把】擦地板的工具,用许多布条或线绳绑在木棍的一头做成。也叫墩布、拖布。
【拖驳】由拖轮或汽艇牵引的驳船。
【拖车】被牵引车拉着走的车辆,通常指汽车、电车等所牵引的车辆。
【拖船】(1)拖轮。(2)<方>拖轮所牵引的木船。
【拖沓】形容做事拖拉;不爽利。
【拖带】牵引:这些车辆不仅载重量大,而且~灵活,平稳安全。
【拖粪】<方>拖把。
【拖后腿】比喻牵制、阻挠别人或事物使不得前进。
【拖拉】办事迟缓,不赶紧完成:~作风|办事拖拖拉拉的。
【拖拉机】主要用于农业上的动力机器,种类很多,小型的用橡胶轮胎,大型的用履带。拖拉机有很大的牵引力,能拉着不同的农具进行耕地、播种、收割等各种农活。也用在工业、建筑工程和交通运输上。
【拖累】使受牵累。
【拖轮】装有拖曳设备,用来牵引船舶或木筏、竹排的机动船。
【拖欠】久欠不还。
【拖网】鱼网的一种,形状象袋子,使用时抛在海底,用一只或两只渔船拖曳,兜捕底层鱼虾,如鳗鱼、小黄鱼、对虾等。
【拖鞋】后半没有鞋帮的鞋。一般在室内穿。
【拖延】把时间延长,不迅速办理:~时日|期限快到,不能再~了。
【拖曳】拉着走;牵引。来源:《现代汉语词典》(商务印书馆)
tiān①<名>天空。《兰亭集序》:“是日也,~朗气清,惠风和畅。”《秋声赋》:“其容清明,~高日晶。”《敕勒歌》:“~似穹庐,笼盖四野。”②<名>天气;气候。《卖炭翁》:“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寒。”③<名>自然;本性。《庖丁解牛》:“依乎~理,批大郤,导大窾。”④<名>古代人们想像中万事万物的主宰者。《殽之战》:“秦违蹇叔而以贪勤民,~奉我也。”《子鱼论战》:“隘而不列,~赞我也。”《垓下之战》:“此~亡我也,非战之罪也。”⑤<名>人们赖以生存的人物。《史记·郦食其列传》:“王者以民人为~,而民人以食为~。”
【天道】⒈自然规律。⒉天气。
【天府】自然条件优越,物产丰富,地势险要的地方。
【天光】日光。天空的景象。
【天理】⒈自然规律。⒉天然的组织结构。⒊宋代理学家称封建伦理道德。⒋上天主持的公道。
【天伦】天然伦次,指兄弟。后来泛指父子等天然的亲属关系。
【天年】自然寿命。
【天书】⒈帝王的诏敕。⒉道家称元始天尊写的书。⒊比喻难认、难懂的书和文字。
【天作之合】天生的配偶。原指周文王娶大姒是天所配合,后来多用作祝颂婚姻美满之词。也用来表示关系密切、特殊。来源:《古汉语常用字字典》(冯蒸主编)
sào义同‘扫’(sǎo),用于‘扫帚’。另见sǎo。
【扫边】担任戏曲中的配角:~老生。
【扫除】(1)清除肮脏的东西:室内室外要天天~。(2)除去有碍前进的事物:~障碍|~文盲。
【扫荡】(1)用武力或其它手段肃清敌人。(2)泛指彻底清除:只要是八股,无论新旧,都应当~。
【扫地】(1)用笤帚、扫帚清除地上的脏东西。(2)比喻名誉、威风等完全丧失:威信~。
【扫房】彻底打扫室内的墙壁和房顶。
【扫雷】排除敷设的地雷或水雷。
【扫雷舰】搜索和排除水雷的军舰。装备有扫雷设备和自卫火炮。主要任务是扫除水雷障碍,开辟雷区航道,以保障舰船航行安全。
【扫雷坦克】装有扫雷器的坦克。
【扫雷艇】担负扫雷任务的小军舰。装备有小型扫雷具。主要用于停泊场、狭水道、港湾浅水区和江河扫除水雷。
【扫盲】扫除文盲,对不识字或识字很少的成年人进行识字教育,使他们脱离文盲状态。
【扫描】利用一定装置使电子束、无线电波等左右移动而描绘出画面、物体等图形。扫描方式有电子扫描和机械扫描。
【扫灭】扫荡、消灭。
【扫墓】到墓地祭奠、培土和打扫,现多指在烈士碑墓前举行纪念活动:清明~。
【扫平】扫荡平定。
【扫射】用机关枪、冲锋枪等左右移动连续射击。
【扫视】目光迅速地向周围看。
【扫数】尽数;全数:~还清|~入库。
【扫榻】<书>打扫床上灰尘,表示欢迎客人:~以待。
【扫听】<轻><方>探询;从旁打听。
【扫尾】结束最后部分的工作。
【扫兴】正当高兴时遇到不愉快的事情而兴致低落。
【扫帚】<轻>除去尘土、垃圾等的用具,多用竹枝扎成,比笤帚大。
【扫帚菜】地肤的通称。
【扫帚星】彗星的通称。旧时迷信的人认为出现扫帚星就会发生灾难。因此扫帚星也用为骂人的话,如果认为发生的祸害是由某人带来的,就说某人是扫帚星。来源:《现代汉语词典》(商务印书馆)
dì①<名>大地;地面。《赤壁赋》:“寄蜉蝣于天~,渺沧海之一粟。”②<名>土地;田地。《捕蛇者说》:“殚其~之出,竭其庐之人。”③<名>领土;地域。《邹忌讽齐王纳谏》:“今齐~方千里,百二十城。”④<名>处所;地方。《琵琶行》:“浔阳~僻无音乐。”王羲之《兰亭集序》:“此~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⑤<名>处境;境地。《史记·李斯列传》:“久处卑贱之位,困苦之~。”⑥<名>路程。《红楼梦》:“那轿夫抬进去。走了一射之~。”(一射之地:即一箭之地,约一百五十步。)⑦<名>底子。《林黛玉进贾府》:“抬头迎面先看见一个赤金九龙青~大匾。”⑧<助>表示前面的词或短语状语。杜甫《陪柏中丞观宴将士》:“几时束翠节,特~引红妆。”冯梦龙《灌园叟晚逢仙女》:“忽~起一阵大风。”
【地镜】⒈地面的积水。⒉传说中的宝镜。来源:《古汉语常用字字典》(冯蒸主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