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óu①<形>相等;等同。《庄子·外物》:“海水震荡,声~鬼神。”②<动>通“牟”,取;求取。《韩非子·五蠹》:“商工之民……蓄积待时而~农夫之利。”
【侔踪】与……行迹、行为相同。来源:《古汉语常用字字典》(冯蒸主编)
sè①<名>脸色;表情。《庄暴见孟子》:“举欣欣然有喜~。”《触龙说赵太后》:“太后之~少解。”②<名>女色;美貌的妇女。《货殖列传序》:“耳目极声~之好。”《柳毅传》:“毅怪视之,乃殊~也。”③<名>容貌。《琵琶行》:“年长~衰,委身为贾人妇。”④<名>色彩;颜色。《滕王阁序》:“秋水共长天一~。”⑤<名>天色;景色。《游黄山记》:“两峰秀~,俱可手揽。”⑥<名>种这类。《北史·长孙道生传》:“客内无此~人。”来源:《古汉语常用字字典》(冯蒸主编)
chuāi①<动>量;测量。《左传·昭公三十二年》:“计丈数,~高卑。(高卑:高低。)”②<支>忖度;猜测;试探。《史记·陆贾列传》:“生~我何念?”
chuāi①<动>怀藏。《西游记》十一回:“怀~一本生死簿,注定存亡。”②<动>怀(胎)。关汉卿《救风尘》四折:“马~驹了。”
zhuī①<动>击,捶击。《老子·九章》:“~而锐之,不可长保。”
tuán①<形>通“团”,积聚的样子。
【揣情】1.忖度情理。2.悉心探求真意,以相比合。
【揣摩】1.悉心探求真意,以期比合。王充《论衡·答佞》:“(张)仪、(苏)秦,排难之人也,处扰攘之世,行~之术。”2.忖度;估量。黄宗羲《移史馆熊公雨殷行状》:“当时号为能谏者,亦必~宛转以纳其说。”
【揣挫】打击摧折。《后汉书·酷吏传序》:“若其~强埶,摧勒公卿,碎裂头脑而不顾,亦为壮也。”
【揣丸】和调。《淮南子·俶真训》:“其袭微重妙,挺挏万物,~变化,天地之间,何足以论之。”来源:《古汉语常用字字典》(冯蒸主编)
chēng①<动>称量;衡量。《汉书·枚乘传》:“夫铢铢而~之,至石必差。”(铢、石:皆重量单位。铢:一两的二十四分之一。石:一百二十斤。)②<动>举;举起。《诗经·七月》:“~彼兕觥,万寿无疆。”(兕觥:犀牛角制做的酒杯。)③<动>称赞;赞许。《原毁》:“彼虽能是,其人不足~也。”④<动>称述;称说;说。《屈原列传》:“上~帝喾,下道齐桓,中述汤武。”⑤<动>称作;号称;称为。《陈涉世家》:“乃诈~公子扶苏、项燕,从民欲也。”⑥<动>声称。《廉颇蔺相如列传》:“相如每朝时,常~病,不欲与廉颇争列。”《卖炭翁》:“手把文书口~敕。”⑦<动>呼;呼唤。《冯谖客孟尝君》:“以责赐诸民,因烧其券,民~万岁。”⑧<动>扬名。《马说》:“故虽有名马,只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也。”
chèng<名>称量轻重的器具。后作“秤”。《淮南子·时则训》:“角斗~。”
chèn①<形>相当;相配。《伤仲永》:“令作诗,不能~前时所闻。”②<动>适合;符合。《与妻书》:“然遍地腥云,满街狼犬,~心快意,几家能彀?”
【称兵】举兵;兴兵。
【称贷】借债。《盐铁论·国病》:“富者空藏,贫者~。”
【称举】举荐;赞扬。《史记·秦始皇本纪》:“今高素小贱,陛下幸~,令在上位,管中事。”
【称觞】举怀祝酒。
【称庆】庆贺。《北史·魏德深传》:“贵乡吏人,歌呼满道,互相~。”
【称意】合乎心意;满意。
【称旨】符合皇帝旨意。《汉书·孔光传》:“数使录冤狱,行风俗,振赡流民,奉使~,由是知名。”来源:《古汉语常用字字典》(冯蒸主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