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ī①<动>专一。《荀子·成相》:“好而~之神以成。”②<动>统一;一致。《商君书·壹言》:“治国者贵民~。”③<副>一概;都。《汉书·车千秋传》:“政事~决大将军光。”④<副>一旦;一经。《汉书·燕剌王旦传》:“大王~起,国中虽女子皆奋臂随大王。”⑤<数>“一”的大写。《史记·梁孝王世家》:“太后乃说,不帝加~餐。”
【壹何】副词,相当于现代汉语的“多么”。
【壹是】一律。来源:《古汉语常用字字典》(冯蒸主编)
chāng①<名>古称歌舞艺人。《史记·滑稽列传》:“优旃者,秦~,侏儒也。”②<名>通“娼”。妓女。白行简《李娃传》:“长安之~女也。”
chàng①<动>同“唱”。《荀子·礼论》:“清庙之歌,一~而三叹也。”②<动>作乐。屈原《东皇太一》:“陈竽瑟兮浩~。”③<动>带头;倡导。《汉书·陈胜传》:“今诚以吾众为天下~,宜多应者。”
【倡伎】古代以歌舞为职业的女艺人。《旧唐书·天竺国传》:“百姓殷乐……,家有奇乐~。”
【倡优】古代乐舞杂技艺人。乐人称“倡”,伎人称“优”,后并称。《史记·魏其武安侯列传》:“蚡所爱~巧匠之属。”
【倡辩】含有玩笑的辩才。《汉书·东方朔传赞》:“刘向言少时数问长老贤人通于事及朔时者,皆曰朔口谐~,不能持论,喜为庸人诵说。”
【倡始】首倡。《汉书·王莽传上》:“入钱献田,殚尽旧业,为众~。”
【倡言】提倡;建议。陈寿《三国志·魏书·陈思王植传》:“今之否隔,友于同忧,而臣独~者,窃不愿于圣世使有不蒙施之物。”来源:《古汉语常用字字典》(冯蒸主编)
sān①<数>三;第三。②<数>再三;多次;多(年)。《硕鼠》:“~岁贯女,莫我肯顾。”《鸿门宴》:“范增数目项王,举所佩玉玦以示之者~。”
【三尺】⒈剑。剑长约三尺,所以这样称。⒉法律。古代把法律写在三尺长的竹简上,所以用“三尺”代称法律。
【三辅】汉代治理京畿地区三个行政长官的合称,也指他们所管辖的区域。后代泛指京城附近的地区。
【三宫】⒈儒家称天子六宫,诸侯夫人减半,称作三宫。⒉三个星座。明⒊堂、辟雍、灵台。⒋皇帝、太后、皇后。
【三军】⒈古代诸侯大国军队分上军、中军、下军,其三万七千五百人。⒉古代指步、车、骑三军;现代指海陆空三军。⒊全军,通称军队。来源:《古汉语常用字字典》(冯蒸主编)
tàn①<动>叹息;叹气。《孔雀东南飞》:“府吏再拜还,长~空房中。”②<动>感叹;感慨。《石钟山记》:“盖~郦元之简,而笑李渤之陋也。”③<动>赞叹。《口技》:“满坐宾客无不伸颈,侧目,微笑,默~,以为妙绝。”来源:《古汉语常用字字典》(冯蒸主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