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iě①<动>解剖;分割。《庖丁解牛》:“庖丁为文惠君~牛。”②<动>解开;解下。《公输》:“子墨子~带为城。”③<动>解除;消除。《荆轲刺秦王》:“今有一言,可以~燕国之患。”④<动>溶解;溶化。《满井游记》:“于时冰皮始~,波色乍明。”⑤<动>排解;化解。《师说》:“句读之不知,惑之不~。”⑥<动>解围;撤围。《信陵君窃符救赵》:“秦军~去,遂救邯郸。”⑦<动>解脱。道家称人死后灵魂脱离躯体而升天成仙。《梅花岭记》:“谓颜太师以兵~。”⑧<动>缓解;和解。《触龙说赵太后》:“太后之色少~。”⑨<动>解释;解说。《隆中对》:“关羽、张飞等不悦,先主~之。”⑩<动>理解;懂得。《与妻书》:“家中诸母皆通文,有不~处,望请其指教。”⑾<动>能;合。罗隐《西施》:“西施若~倾吴国,越国亡来又是谁。”⑿<名>见解;见识。《南史·张邵传》:“融玄义无师法,而神~过人。”⒀<动>解便;解手。戚继光《练兵实记》:“遇夜即于厕中大小~。”⒁<名>文体的一种,用于释疑。如韩愈的《进学解》。
jiè①<动>遣;发遣。《宋史·举志》:“天下之士屏居山林,令监司守臣~送。”②<动>解送;押送。《水浒传》:“开封府公文只叫~活的去,却不曾教结果了他。”
xiè①“懈”的古字。懈怠。《诗经·大雅·烝民》:“夙夜匪~,以事一人。”《论衡·福虚》:“宋人有好善行者,三世不~。”②姓来源:《古汉语常用字字典》(冯蒸主编)
nián象糨糊或胶水等所具有的、能使一个物体附着在另一物体上的性质:~液|~米|胶水很~。‘粘’另见zhān。
【黏虫】昆虫,成虫前翅中央有两个淡黄色的圆形斑纹,后翅尖与边缘黑灰色,昼伏夜出。幼虫头部褐色,背上和两侧有黄黑色纵线。蛹红褐色。是稻、麦、高梁、玉米等的主要害虫。有的地区叫行军虫、剃枝虫。
【黏度】液体或半流体流动难易的程度,越难流动的物质黏度越大,如胶水、凡士林都是黏度较大的物质。
【黏儿】<方>象糨糊或象胶的半流体:枣~|松树出~了。
【黏附】黏性的东西附着在其它物体上。
【黏合剂】使两个物体互相黏结的物质,如各种胶、赛璐珞的丙酮溶液、水玻璃等。也叫胶黏剂。
【黏糊】<轻>(1)形容东西黏:大米粥里头加点儿白薯又~又好吃|他刚糊完窗户,弄得黏黏糊糊的一手糨子。(2)形容人行动缓慢,精神不振作:别看他平时很~,有事的时候比谁都利索。也说黏糊糊(儿)的。
【黏结】黏合在一起。
【黏菌】介于动物和植物之间的微生物,形态各异,无叶绿素,多为腐生,少为寄生,是研究生物化学、遗传学等的重要材料。
【黏膜】口腔、气管、胃、肠、尿道等器官里面的一层薄膜,内有血管和神经,能分泌黏液。
【黏土】地壳表面有黏性的土。纯的黏土叫高岭土,白色,可烧制瓷器。普通黏土可烧制砖、瓦、陶器。黏土含量太多的土地,耕种时需要改良。
【黏涎】<轻><方>(说话、动作、表演等)不爽快;冗长而无味。
【黏涎子】(niánxiánzi)<方>人嘴里的黏液。
【黏液】植物和动物体内分泌出来的黏稠液体。
【黏液性水肿】病,由甲状腺机能低下引起,症状是行动缓慢、说话声音低、水肿、毛发脱落、智力低下等。
【黏着】用胶质把物体固定在一起。
【黏着力】见〖附着力〗。
【黏着语】词的语法意义主要由加在词根上的词缀来表示的语言,如土耳其语。来源:《现代汉语词典》(商务印书馆)
qù①<动>离去;离开。《岳阳楼记》:“便有~国怀乡,忧谗畏讥。”②<动>距;距离。《五人墓碑记》:“夫五人之死,~今之墓而葬焉。”③<形>过去的。《琵琶行》:“我从~年辞帝京。”④<动>除去;去掉。《捕蛇者说》:“~死肌,杀三虫。”⑤<动>舍去;舍弃。《五蠹》:“~偃王之仁。”⑥<动>用其他动词后,表示行为动作的趋向。《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风流总被雨打风吹~。”⑦<动>前往;到……去。《孔雀东南飞》:“阿母谓阿女,汝可~应之。”
jǔ<动>通“弆”。收藏;贮存。《苏武》:“掘野鼠~草实而食之。”
【去妇】被遗弃之妻。来源:《古汉语常用字字典》(冯蒸主编)
fù①<动>捆绑。《左传·文公二年》:“晋襄公~秦囚,使莱驹以戈斩之。”②<名>捆绑用的绳索。《童区寄传》:“以~背刃,力上下,得绝。”《病梅馆记》:“悉埋于地,解其棕~。”来源:《古汉语常用字字典》(冯蒸主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