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uí①<名>槌子,敲击的器具。《订鬼》:“若见鬼把~锁绳纆,立守其旁。”
【又】<动>用槌打。《信陵君窃符救赵》:“朱亥袖四十斤铁椎,~杀晋鄙。”②<名>“椎形”的。《核舟记》:“居右者~髻仰面。”③<形>朴实。《史记·绛侯周勃世家》:“其~少文如此。”
【椎髻】如椎形的发髻。
【椎鲁】鲁钝。
【椎埋】1.杀人埋尸。2.盗墓。
【椎剽】杀人劫财。
【椎心泣血】形容极度悲痛。李商隐《祭裴氏姨文》:“~,孰知所诉。”来源:《古汉语常用字字典》(冯蒸主编)
mái①<动>埋藏;掩埋。《病梅馆记》:“毁其盆,悉~于地。”②<动>埋葬。《祭妹文》:“汝死我葬,我死谁~?”③<动>隐没。王安石《阴山画虎图》:“胡天朔漠杀气高,烟云万里~弓刀。”
mán<动>责备;埋怨。《西游记》:“~怨行者是一个急猴子。”
【埋轮】⒈把车轮埋在地下,表示坚守不退。⒉表示不畏权贵,敢于检举。⒊指月落。
【埋玉】结才华出众者逝世哀悼。来源:《古汉语常用字字典》(冯蒸主编)
chuān①<动>穿透,突破。《赤壁之战》:“此所谓‘强弩之末势不能~鲁缟’者也。”②<动>凿,掘。《察传》:“及其家~井,告人曰:‘吾~井得一人。’”③<动>通过,经过。《登泰山记》:“~泰山西北谷,越长城之限,至于泰安。”《闻官军收河南河北》:“即从巴峡~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④<动>贯串。《孔雀东南飞》:“赍钱三百万,皆用青丝~。”⑤<形>破,破损。《五柳先生传》:“短褐~结,箪瓢屡空。”⑥<动>穿戴。《[般涉调]哨遍·高祖还乡》:“拿着些不曾见的器仗,~着些大作怪衣服。”⑦<名>洞,孔。《宋书·刘秀之传》:“柱有一~。”
【穿鼻】1.听命于人,如牛鼻之穿绳而不能自主。2.古代某些地区少数民族的习俗。《梁书·武帝纪上》:“徐孝嗣才非柱石,听人~。”
【穿穴】1.洞穴。2.强求其通。
【穿杨】《战国策·西周策》载:“楚国的养由基善于射箭,能够在百步之外射穿杨柳的叶子。后人以“穿杨”比喻文章技艺能够得到世人的承认。唐彦谦《送樊琯司业还朝》:“惬心频拾芥,应手屡~。”
【穿逾】穿壁翻墙。
【穿凿】1.凿通。王充《论衡·答佞》:“~垣墙,狸步鼠窃,莫知谓谁。”2.牵强附会。任意牵合意义,强求其通。《论衡·奇怪》:“儒生~,因造禹、契逆生之说。”来源:《古汉语常用字字典》(冯蒸主编)
jué刨;挖:~井|~土|发~。
【掘进】在采矿等工程中,开凿地下巷道,包括打眼、爆破、通风、清除碎石、安装巷道支柱等。
【掘墓人】常用来比喻消灭旧事物、旧制度的新生力量:无产阶级是资产阶级的~。
【掘土机】挖土用的一种机器,由起重装置和土斗构成,常和运土汽车或火车等配合进行大量土方挖掘工程,也用于露天矿开采。也叫电铲。来源:《现代汉语词典》(商务印书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