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óng①<名>古代传说中的一种神异的动物。《劝学》:“积水成渊,蛟~生焉。”②<名>封建时代帝王的象征,也指帝王用的东西。《史记·高祖本纪》:“高祖为人,隆准而~颜。”③<名>比喻杰出的人物。《隆中对》:“诸葛孔明者,卧~也。”
【龙飞】⒈比喻帝王将兴或即位。⒉比喻升官,得意。
【龙凤】⒈指优异才能的人。⒉形容帝王的相貌。
【龙鳞】指皇帝或其威严。
【龙钟】⒈衰老的样子。⒉潦倒的样子。⒊流泪的样子。来源:《古汉语常用字字典》(冯蒸主编)
huāng①<形>荒芜;荒凉。《归去来兮辞》:“三径就~,松菊犹存。”
【又】〈名〉荒地。《归田园居》:“开~南野际”
【又】〈名〉荒 远、偏僻的地方。《过秦论》:“并吞八~之心”②<名>荒年;灾荒。《陈州粜米》:“兀的赈济饥~,你也该自省。”③<动>荒废。韩愈《进学解》:“业精于勤,~于嬉。”④<形>放纵;逸乐。《资治通鉴·陶侃》:“岂可但逸游~醉?”
【荒服】离都城二千五百里的地区,是五服中最远的地方,也指边远地区。来源:《古汉语常用字字典》(冯蒸主编)
mán<名>我国古代对南部民族的称呼。如“南蛮”。
【引】南;南方。曹操《朔风》:“思彼~方。”泛指少数民族。如“北蛮”。
【蛮荒】边远地区。来源:《古汉语常用字字典》(冯蒸主编)
diàn①<名>上古时代国都城外百里以内称“郊”,郊外称“甸”。张衡《西京赋》:“郊~之内。”
【又】泛指都城的郊外。谢朓《晚登三山还望京邑》诗:“杂英满芳~。”②<名>田野的出产物,指布帛和珍品。《礼记·少仪》:“臣为君丧,纳货贝于君,则曰纳~于有司。”③<动>治理。《诗经·小雅·信南山》:“信彼南山,维禹~之。”
shèng<量>古代划分田地或居所的单位。《汉书·刑法志》:“九夫为井,四井为邑,四邑为丘,四丘为~。”
tián①通“畋”。打猎。②见“甸甸”。
【甸服】王城周围五百里以内之地。古代以五百里为一区划,按距离远近分为侯服、甸服、绥服、要服、荒服。
【甸人】官名。掌田事职贡。
【甸甸】车马声。来源:《古汉语常用字字典》(冯蒸主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