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uàn①<动>截断;断开。《荆轲刺秦王》:“遂拔以击荆轲,~其左股。”《察今》:“故曰良剑期乎~,不期乎镆铘。”《伶官传序》:“至于扩、誓天~发,泣下沾襟,何其衰也!”②<动>阻隔;隔断。《愚公移山》:“自此,冀之南,汉之阴,无陇~焉。”《李愬雪夜入蔡州》:“留五百人镇之,以~洄曲及诸道桥梁。”③<动>断绝;中止。《滕王阁序》:“雁陈惊寒,声~衡阳之浦。”《茅屋为秋风所破歌》:“雨脚如麻未~绝。”《促织》:“成顾蟋蟀笼虚,则气~声吞,亦不复以儿为念。”④<动>拒绝;回绝。《孔雀东南飞》:“自可~来信,徐徐更谓之。”⑤<动>判断;决断。《赤壁之战》:“事急而不~,祸至无日矣!”《石钟山记》:“事不目见耳闻,而臆~其有无,可乎?”⑥<副>绝对;一定。李商隐《无题》:“~无消息石榴红。”
【断肠】形容极度思念或悲痛、忧伤到极点。
【断鸿】失群的孤雁。
【断魂】销魂神往。形容情深或哀伤。
【断狱】审理或判决罪案。来源:《古汉语常用字字典》(冯蒸主编)
yǔ<名>雨。《殽之战》:“其北陵,文王之所辟风~也。”
yǔ①<动>下雨。《梦游天姥吟留别》:“云青青欲~。”②<动>降落。《苏武传》:“天~雪,武卧齧雪。”
【雨脚】像线一样的雨点。
【雨露】雨水和露水,比喻恩惠。来源:《古汉语常用字字典》(冯蒸主编)
cán①<动>杀害;伤害。《周礼·夏官·大司马》:“放弑其君则~之。”②<名>害;祸害。《论积贮疏》:“今背本而趋末,食者甚众,是天下之大~也。”③<名>残暴为害的人。《赤壁之战》:“当横行天下,为汉家除~去秽。”④<形>残缺;残破。《雨霖铃》:“杨柳岸晓风~月。”⑤<形>残余;剩余。《愚公移山》:“以~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
【残喘】1.垂死时仅存的喘息。马中锡《中山狼传》:“今日之事,何不使我得早处囊中以苟延~乎?”2.指衰病垂绝的生命,馀生。郝经《云梦》:“何时结茅屋,老吟寄~。”
【残骸】人或动物不完事的尸骨。
【残红】指落花。陆游《落花》:“未妨老子凭栏兴,满地~点绿苔。”
【残魂】1.指残生。2.魂魄。
【残客】剩下来的客人。
【残戮】杀戮。
【残氓】遗民。
【残山剩水】指山河不全,国土分裂。
【残生】1.糟蹋自己的生命。《庄子·骈拇》:“二人者所死不同,其于~伤性均也。”2.剩余的生命;晚年。杜甫《草堂》:“饮啄愧~,食薇不敢馀。”
【残夷】杀戮;伤害。《后汉书·仲长统传》:“汉二百年遭王莽之乱,计其~灭亡之数,又复倍乎奏、项矣。”来源:《古汉语常用字字典》(冯蒸主编)
yún①<动>说。《兰亭集序》:“古人~:‘死生亦大矣。’”②<动>有。《荀子·法行》:“其~益乎。”③<代>如此;这样。《师说》:“士大夫之族,曰师曰弟子~者,则群聚而笑之。”④<助>用于句首、句中、句末,无意义。《诗经·卷耳》:“~何吁矣”《左传·成公十二年》:“日~莫矣。”《核舟记》:“盖大苏泛赤壁~。”⑤<名>话。《苏武传》:“勿复有~。”⑥<名>云彩。《归去来兮辞》:“~无心以出岫。”⑦<形>盛多的样子。《过秦论》:“天下~集响应。”
【云云】⒈众多,又作“芸芸”。⒉如此如此。来源:《古汉语常用字字典》(冯蒸主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