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án①<名>兰草。《岳阳楼记》:“岸芷汀~,郁郁青青。”②<名>兰花。《孔雀东南飞》:“寒风摧树木,严霜结庭~。”③<名>木兰,一种落叶乔木。《雨霖铃》:“都门帐饮无绪,留恋处~舟催发。”④<名>通“栏”,栅栏。《汉书·王莽传》:“秦又置奴婢之市,与牛马同~。”
【兰芳】比喻贤德、贤人。
【兰房】兰香书房,特指女子居室。
【兰交】知心朋友。
【兰襟】⒈衣襟。⒉只良友。
【兰客】良友。
【兰秋】农历七月。
【兰石】兰芳石坚,喻人资质之美。
【兰台】⒈战国时楚国台名。⒉汉代宫廷藏书处,由御史大夫的属官御史中丞主管,后设兰台令史。⒊因东汉史官班固曾任兰台令史,后代遂称史官为兰台,唐高宗时必秘书省为兰台或兰省,所以唐代诗文中常称秘书省为兰台或兰省。
【兰夜】农历七月七日夜。
【兰章】高雅的文章,多用以赞美别人的诗文。
【兰心蕙性】像兰草和蕙草一样芳洁的品格,常用以称誉妇女雅静的品质。来源:《古汉语常用字字典》(冯蒸主编)
2guì(1)桂江,水名,在广西。(2)广西的别称。(3)姓。
【桂冠】月桂树叶编的帽子,古代希腊人授予杰出的诗人或竞技的优胜者。后来欧洲习俗以桂冠为光荣的称号。
【桂花】木犀的通称。
【桂剧】广西地方戏曲剧种之一,流行于广西汉族说北方话的地区。
【桂皮】(1)桂皮树,常绿乔木,叶呈卵形,花黄色,果实黑色。树皮可供药用或做香料。也叫锡兰肉桂。(2)桂皮树的皮。(3)肉桂树的皮,可以入药,有键胃、强身、散寒、止痛等作用,也可做香料或制桂油。
【桂圆】见〖龙眼〗。
【桂月】农历八月。来源:《现代汉语词典》(商务印书馆)
qí①<动>相同;等同;一样。《涉江》:“与天地兮比寿,与日月兮~光。”《阿房宫赋》:“一日之内,一宫之间,而气候不~。”②<动>整齐,达到同一高度。《登泰山记》:“至日观数里内无树,而雪与人膝~。”
【又】<动使动>使……整齐;使……一致。《赤壁之战》:“若备与彼协心,上下~同,则宜安抚。”《涉江》:“乘舲船余上沅兮,~吴榜以击汰。”③<动>整顿;治理。《少年中国说》:“修身、~家、治国、平天下。”《论语·为政》:“导之以德,~之以礼。”④<副>一齐;同时。《滕王阁序》:“落霞与孤鹜~飞,秋水共一色。”《与妻书》:“吾作此书,泪珠与笔墨~下。”《冯婉贞》:“于是众枪~发,敌人纷堕如落叶。”⑤<名>周代诸侯国,在今山东北部。《屈原列传》:“而~竟怒不救楚,楚大困。”《孙膑减灶》:“韩告急于~。”
jì①<动>通“剂”。调配;配制。《韩非子·定法》:“夫匠者手巧也,而医者~药也。”②<名>通“剂”。药剂。《扁鹊见蔡桓公》:“在肠胃,火~之所及也。”来源:《古汉语常用字字典》(冯蒸主编)
fāng①<形>花草的香乞;香;芳香。宋玉《风赋》:“迴穴冲陵,萧条众~。”《桃花源记》:“~草鲜美,落英缤纷。”②<名>芳香的草;花草;花。《涉江》:“腥臊并御,~不得薄兮。”③<形>美好的(声名、德行)。《滕王阁序》:“非谢家之宝树,接孟氏之~邻。”来源:《古汉语常用字字典》(冯蒸主编)